![]()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前沿理论 >> 正文 |
|
|||||
名企管理:破译无疆界!(上) | |||||
作者:刘旭宇 人气:29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南京,趋势科技公司中国研发中心会议室。不同肤色的一群人,扯破嗓子,争论不休,大有弩张剑拔之势。定神一看,有亚洲人、欧洲人、美国人,还有拉丁美洲人。不难听出他们说的是英语,但中间却夹杂着印度、日本、德国、阿根廷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口音,当然也有地地道道的美国腔。 每个季度一次的“趋势科技总裁峰会”,几乎都会出现上述的一幕。除了全球经营团队在会议室里的激烈争辩以外,13位商管一一在峰会亮相,他们用各种图表分析各国各地区的情况。不时有人打断他们的演讲以发表自己观点,这使得现场气氛很热烈,但同时却又显得轻松甚至幽默。 以往在一旁缄口不语的是张明正,往往是到了最后关头,他才会站出来拍板。但从今年1月开始,这个角色已经转到新任CEO陈怡桦身上。张明正的头衔变成了董事局主席,他表示“将继续扮演公司代言人的角色,并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形象建设。同时负责日本以外市场的开拓。” 17年前,当张明正与陈怡蓁、陈怡桦在硅谷创立趋势科技时,做梦也不会想到竟会张罗出这样一个多国籍的全球经营团队。全球首席财务官是印度人,全球市场执行副总裁是美国人,包括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日本、以及日本外的亚太区等五大运营区域,分别由德国人、美国人、阿根廷人、日本人及中国台湾人担纲。 这种多国文化管理的独特现象,引起了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琳潘(Lynn Paine)的注意。经过对趋势科技公司的深入研究以后,专门从事跨国管理研究的琳潘说:“IBM是美国公司,Sony是日本公司,他们的‘血统’很纯正,各地作风也效仿总部所在国,较为单一。而趋势科技,是一个真正全球化(truly global)的企业。”在她眼里,趋势科技俨然成为了“无疆界管理”的企业典型,或者用陈怡蓁的话说——“以世界为版图”。 趋势科技全球经营团队共有13人,但却来自6个国家,代表6种地缘文化,操控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分公司的运营管理。首席财务官在日本,运营总裁分布在五大区域,CEO在台湾,趋势科技全球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已经对传统企业的总部架构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 张明正是如何建立超越国界的趋势科技管理文化的?这个过程中他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趋势科技的多国籍、多文化团队如何决策?他们如何进行信息交流、打破沟通隔阂?怎样保证决策能够被30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公司所执行? 尴尬 他察觉到公司有失去控制的征兆。 既然以世界为版图,希望做到真正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就必须组成坚强的国际团队。除了高层管理团队以外,趋势科技全球将近2500名员工,是一支明显包含了各个国籍、各种肤色的团队。当然,国籍和肤色并不是主要差异,归根到底,员工的背景与文化差异才是国际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1999年,趋势科技在日本东京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随后两三年时间里,趋势科技的增长速度几乎达到了失控的程度。从1988年创立到1999年的11年时间里,趋势科技的员工人数增长到 近1000人。但到2002年,员工人数达到了1800多人。到2004年,员工人数更是达到了2500多人。 “公司1000人以内的规模我们还可以应付,但要是快速膨胀到1800人,所有产品线、企业客户,已经不是我可以了解的。”陈怡蓁很坦白地说。 2002年10月,张明正去巴黎,主持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个国家的员工大会。在德国籍欧洲运营总裁瑞蒙?金斯的主持下,大会全程都用英语进行。英语不是这三个国家的母语,中间免不了出现沟通障碍。 尤其尴尬的一次,是张明正的演讲还没结束,下面的员工就已经提前鼓掌。“我加入趋势科技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你,希望你以后能够经常来。”一位员工站起来对张明正说。 对于张明正来说,这些都是趋势科技在快速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因为成长速度太快,新加入公司的1000多名员工并不了解趋势科技早期十多年的历史。对于趋势科技的企业文化,他们更加没有概念。张明正十分担心,因为如果对企业文化没有共识,就有可能会出现各地公司各走个的路,从而削弱了公司的整体力量。 让张明正担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察觉到公司有失去控制的征兆。1999年,一向盈利丰厚的巴西分公司,突然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负增长。张明正深入了解以后,发现巴西总经理以前老塞货给经销商以取得优异的业绩。但是经销商消化不完,结果回货造成大损失。“虽然巴西只占到我营业收入的2%,但如果这一幕发生在日本或者美国,那就完蛋了。”张明正回忆说。 他开始领悟到,创业和守业是不同的。当企业增长到单靠CEO无法控制时,就需要一支可依赖并且配合默契的专业经理人团队。 挖人 亲自招揽大公司高管 张明正其实一直在随处打听软件业界的精英。他最早锁定的专业经理人之一,是趋势科技前任首席运营官戴德勒(Nick Dederer)。在趋势科技创业之初,张明正就已经认识了担任英特尔公司高级主管的戴德勒。 让张明正记忆深刻的是,当时他从台湾带了一个礼物送给戴德勒。戴德勒马上问他礼物价值多少钱,一听到超过25美元,他立刻退回,因为这是英特尔公司的规定。“他是那种即使老板看不见,也绝对守诚信的人。”张明正说。 1999年,戴德勒从英特尔系统管理事业部总监的位置上退休。张明正立刻邀请他加入,戴德勒考虑了一天,最终就接受了在趋势科技的职位。戴德勒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他看着趋势科技从创建,成长到当时的规模,他很喜欢这个公司。“尤其是张明正,他十几年来一点都没有变,还像是老顽童一样,没有架子。”戴德勒说,“他还是他,这对我来说太新鲜了。” 加入趋势科技以后,戴德勒还帮助张明正挑选到了兼有创业与专业经理人经验的连贝斯。连贝斯曾任职于IBM、NCR等大公司,其后自己两次创业,其中一次成功把企业卖给了思科。连贝斯现在担任趋势科技北美运营部总裁。 让张明正费尽心机的,是趋势科技现任全球首席财务官奈吉。印度裔的奈 由于在印度美林证券表现出色,被调派到日本,随后以精确、犀利的分析,一直晋升为日本美林证券首席副总裁。2000年,他被日本基金经理人评选为头号分析师,排在了日本几百位分析师的最前面。 趋势科技也在奈吉分析的企业名单之列。张明正早就想把奈吉招揽到趋势科技,但是他经过深入接触后发现,根本支付不起奈吉的昂贵薪水。奈吉当时在美林证券的收入,是趋势科技最高薪酬的五倍。为了让奈吉加盟,张明正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奈吉去经营一个企业,圆他做企业的梦。他把日本新成立的再投资公司IP Trend交给奈吉管理。 18个月过后,IP Trend因亏损3500万美元而宣告终止。但是张明正并没有责怪奈吉。也许是为了弥补过失,奈吉在回到趋势科技担任首席财务长以后,拼尽全力整顿趋势科技的财务系统。结果,趋势科技在上市不到三年便被选入“日经指数225”,打破了日本有史以来的纪录。 最新加入趋势科技全球经营团队的,是曾在日本微软公司工作的大山川彰彦。在一次与同在一层办公楼的日本微软社长闲聊时,张明正得知微软的业务部长大山川不仅聪明,而且善用数据库来执行策略,再加上高尔夫技术一流、喝酒应酬都不怕,在日本业界有着良好的人缘。 从此以后,张明正就用心留意这个人,等确定他拥有成功的业务经验后,他就邀请大山川共进晚餐。经过深入了解以后,他认定大山川是领导日本趋势的不二人选,于是便不断地进行游说,屡下聘书。他的诚意终于感动了大山川,后者于2003年加入了趋势科技。 在全球经营团队的专业经理人名单里,你可以发现有英特尔、美林、IBM等公司的高级主管。但是这里头,没有一个人通过猎头公司引荐,全部都由张明正暗中访察并伺机请来。 融合 为什么喜欢用电子邮件? 专业经理人的加盟,使趋势科技渐渐褪去了创业时期的草莽色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张明正在内的每一个全球经营团队成员,都品尝到了融合的艰难甚至折磨。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