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前沿理论 >> 正文 |
|
|||||
最佳国际化本土公司:华为撞线 | |||||
作者:鲁娜 人气:27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与思科沸沸扬扬的官司在提高华为国际知名度的同时,也使其海外销售创造新的纪录 有一种对手,你可能仇恨他、惧怕他、打击他,但是你就是不得不钦佩和尊敬他。思科就在中国遇见了这样的对手——总部位于深圳目前有员工22000多人的华为公司。 刚刚和华为中止一场漫长的诉讼的思科不情愿地看到,知识产权官司并没有造成想象中对华为的严厉打击,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2003年,华为在国际、国内市场稳健增长,销售额达到了空前的高度——317亿元,全球市场销售同比增长42%。其中,海外销售10.5亿美元,同比增长90%,海外销售所占比例上升到了27%。 2004年新年伊始,华为甚至实现了“开门红”——与中国网通签订了规模超过120万线的ADSL合同。预计公司2004年销售额将达到50亿美元。 也许正好应了中国的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次诉讼反而增加了华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华为以从未有过的密度出现在国际主流的商业媒体上。实际上它还提醒了那些对华为还心存疑虑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华为的产品和思科的也许差不多”,而价格只有思科的1/3。 还有更多的国际大玩家成为它的新伙伴,长长的名单中包括已经在杭州成立了合资公司的3COM、为投资超1亿美元建TD-SCDMA合资公司积极准备的西门子、2000万美元用于合作项目开发的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和极力想挤进电信领域的微软。它甚至计划在未来半年内推出一系列品牌手机,成为竞争激烈的国际手机市场的又一个潜在的强劲竞争对手。 它的对手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华为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以加速度继续奔跑。 华为从1995年开始国际市场拓展,并非一帆风顺。华为总裁任正非说:“海外市场拒绝机会主义。”凭着这个信念,华为依靠实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将海外市场一点一点啃了下来。 华为在2003年实现了国际各大主流市场的全线突破:已经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品牌在全球初步建立。在WCDMA、CDMA2000、NGN、宽带接入、第五代路由器等主流产品的主流市场不断取得突破。2003年,华为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实现了3G商用的厂商之一:独家承建香港Sunday公司WCDMA 3G网络;独家承建阿联酋电信全网WCDMA,并已正式投入商用。 目前的华为,研发系统已普遍实施CMM管理,去年8月,华为印度研究所正式通过CMM五级国际认证,成为极少数取得CMM五级认证的企业之一。华为在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已经达到业界最高水平。2003年华为专利申请量预计将达到1500件。截至去年11月1日,华为申请国内外专利累计3662件:其中国内专利3462件,85%属于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利686件;在欧美等地累计申请国外专利200件。 华为发现,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做到“全球化”的世界级企业,就要“全球化”、“本地化”双管齐下。华为目前在海外共设有30多个代表处,除了中国员工外,还招纳了大量当地技术、销售、财务等人才。华为海外最大的研究所印度研究所,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印度人。华为还引进了IBM、HAY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总经理孙亚芳和不少副总裁都曾经到哈佛商学院参加高层管理者培 课程,以加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华为频频参加世界各大通信展,在这些展会上,华为将自己的产品与国际著名企业产品放在一起,接受世界范围内参观者挑剔的眼光。此外,华为还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的讨论与制定,尤其在3G领域,华为走在领先行列。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