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董峰:DV青年的另类创富路           ★★★ 【字体:
董峰:DV青年的另类创富路

作者:朱敏     人气:20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人物介绍]

  董峰,大学时便初涉商海,毕业后更是如鱼得水,凭着DV摄像的技术和独特的经济眼光,办起了自己的婚庆公司,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便聚集起数百万资产,成了一位年轻的百万富翁。

  干自己的事业,做自己的百万富翁

  1994年,董峰顺利考上大学,成为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大学生,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小时候的一次意外事故,董峰的腿受过伤,伤好以后他就变得不爱说话了,这种沉默的性格从小学一直保持到上大学。大一的时候,他除了痴迷于泡图书馆以外,就是在宿舍、教室、食堂 “三点一线”之内活动,以致于第一学期结束后,班里还有许多同学不认识他。

  渐渐地,这种生活使他感到厌倦,于是他就试着克服自己内向的性格,主动走出去,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演小品、朗诵诗、唱情歌、跳劲舞……给原本枯燥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读大二时,董峰再也不安份于单调的读书生活。他觉得,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在社会上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现在多与社会接触,多做一些尝试,可以尽快地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他参加了一家时装艺术团,而且第一次挣到了600块钱的月薪。600元虽然并不是一个大数目,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董峰成了同学中第一个买传呼机和摩托车的人,成为当时学生中间的“知名人物”。

  通过这件事,董峰心中模糊的方向开始逐渐清晰,那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业,做自己的百万富翁。”

  许多生活经验表明,总会有一种信念或机会在召唤有备而战者。不久,董峰又迷上了摄像,他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一台普通的摄像机。他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一大型企业的电视台做摄像师,没事的时候,董峰就经常跟着他出去拍录像,一开始,董峰所做的只是打灯、收拾装备箱这些小事情,渐渐地,董峰也学会拍一些比较简单的镜头。几个月后,就能慢慢拍出像模像样的带子来了。

  于是,董峰就经常扛着这台摄像机出现在朋友的婚礼上,帮朋友拍婚庆录像。一开始,董峰并没有想到赚钱,只是为了让课余生活多一点乐趣。他拍录像很认真,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和突发的场景他都能仔细地捕捉到,事后再根据主人的要求做好剪辑。时间一长,很多人知道了董峰的技术,纷纷找他来拍婚礼录像,而且拍好之后都会给送给他一个红包。靠着这些红包,董峰每个月的收入已经很不错。

  大学里的疯狂举动,成全了创业冒险

  机会往往孕育在不经意间。1996年,朋友的一场婚礼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那是一个夏天,正读大三的董峰照例扛着摄像机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当他赶到现场时,朋友正在发愁,见他进来,眼睛一亮,叫道:“董峰,你来得正好,给帮个忙吧!”

  董峰怔怔地望着朋友,只听朋友接着说道:“我请的那个司仪有事没有来,你口才好,又有灵气,做个司仪保准能成。”原来是让他做司仪!董峰忙推辞道:“我哪成呢?我可从来没有主持过婚礼啊?”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劝说下,董峰抱着“试一试”

态度上场了,还不忘加一句:“不好,你可别怪我!”不曾想到,这次主持非常成功,他的驾驭自如连朋友都感到吃惊。

  在有了良好的开端后,董峰就想把婚庆做得更好。原来,他以为婚庆司仪只是耍耍嘴皮子的功夫,深入了解这个行当以后才发现,婚庆里的学问博大精深。古代的婚庆礼节繁多而复杂,大多数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要。那么,怎样办才能使婚礼圆满、别致、不落俗套,而且有意义呢?董峰根据人们渴望婚礼隆重、热烈,追求欢快的喜庆效果的习惯,综合中西方婚礼中的各种习俗和礼节,自己设计了一些小花絮和小节目加进去,效果非常好。很多即将结婚的人在看了董峰为别人主持的婚礼以后,纷纷找到他,约他以后为自己主持婚礼。

  随着一手“操办”的婚礼越来越多,董峰逐渐认识到:这样单打独斗下去,虽然没有什么风险,但永远成不了气候。需求催生市场,既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去做婚庆司仪,就说明这个市场还是前景非常广阔的。“那何不开一家婚庆服务公司,把婚庆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发展呢?”董峰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激动不已,说干就干。他上网去了解相关资料,熟悉了中国和外国传统的婚庆习俗和仪式,知道了婚庆不只是简单的摄像和婚礼主持。而当时人们结婚的仪式都很单调,能找个司仪说些俏皮话,请架摄像机拍个婚礼录像的,就算是不错的了。从这里,他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决心要成为这一全新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拿着东拼西凑筹来的钱,董峰在学校附近选了一个门面房,办好了营业执照,婚庆公司就正式开张了。这间店面只有10个平方大小,摆设和规格都相当简陋和寒酸。但是对于还在大学读书的董峰来说,这已经是他全部的投入了。他把自己家里的电视机、影碟机、沙发和茶几统统搬到了店里,不上课的时候就跑到自己的店里揽生意。董峰的婚庆服务公司在西安是第一家,加上他出色的服务,很快就打开了局面,找他的人多的时候小小的店里连人都站不下。

  “如何能让大家都知道婚庆公司是怎么回事?如何让大家在办婚礼的时候都能找到我呢?” 董峰思考再三,决定打出自己的品牌,提供特色化的服务把婚礼做细做好,让人们尽可能多地知道董峰。接下来,他制订了婚庆公司的七项服务,这七项服务各有特色,基本上能适应婚礼的需要。很快,董峰的业务扩大到西安市所有的区,甚至还辐射到了郊区郊县。

  脚踏实地,在竞争中打造业内品牌

  大学毕业后,董峰放弃了分配的教师工作,全力以赴去经营他的婚庆公司。

  这时,业务量的增加使人员和设备越来越不够用,婚庆项目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捉襟见肘。于是,董峰不得不选择了扩大经营,可是,扩大经营的资金又从哪里来呢?借?是很难的;去银行贷款?他还不够资格!怎么办?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有靠公司自身的积累了。

  他渐渐发现,原来推出的婚庆七项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便又做了新的调整,追加到了四十一项,包括婚礼的租车、场景布置、预定酒席、婚纱摄影等等,从婚礼的开始到结束,公司都可以“一手包办”。这些新的服务项目,由于适应了现代人生活繁忙、渴望轻松搞定婚礼但又要求效果好、质量高的需要,推出以后非常受欢迎。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正是董峰成功的一个秘诀。时至今日,就董峰的个人收入来说,已经从几年前的每月600块钱一路狂

到公司有形资产300多万。他成了一位年轻的百万富翁。

  随着公司局面的打开,董峰也越来越感到一种压力。所谓不进则退,年轻的董峰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公司如果不发展,将随时会被汹涌的商海所吞噬。目前在西安市,大大小小的婚庆公司有几十家,这些婚庆公司所推出的服务也各不相同,有的打价格战,以低价位来赢得市场,还有的公司把他公司的业务能手挖走。面对竞争,董峰是有思想准备的,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和市场。

  于是,2003年7月,董峰前往上海考察当地的婚庆公司。原想上海的婚庆公司一定很大,没想到转了20多家以后,他发现:上海的婚庆公司绝大多数都是“提包式”的,规模还远远比不上他的婚庆公司!有一些婚庆公司还是夫妻店,甚至连办公地点都没有,有的直接设在自己家里。随后他又到了东北沈阳和山东青岛考察了一圈,情况也基本相同。

  回来后,董峰既有点失望,又有些自豪。失望的是,原来外面的婚庆世界并不十分精彩,自己所从事的绝对是一个“冷门”事业;自豪的是,自己的婚庆公司一点也不逊色于沿海发达城市的婚庆公司,相信靠着自己的勤奋,发展的天地一定是很广阔的。

  于是,董峰和他的伙伴们不断开发新点子。他们结合现代人追求浪漫的心理,把婚礼从室内搬到了户外,开创了草坪婚礼、广场婚礼、烛光婚礼、教堂婚礼、军旅婚礼等等别出心裁的婚礼模式。婚庆公司也从一开始的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发展到了现在两千平方米的规模,推出的婚庆服务项目也发展到了婚礼主持、摄像、婚纱摄影、鲜花外买、预定酒席等几十个项目。

  “我现在感到自己的责任比较重,西安这几年的婚庆市场相当混乱,质量差、价格低,必须要对整个行业起一个引导作用,使之不断正规化、专业化,进入良性循环,我要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将婚庆行业规范化并促使其良性发展的人,要营造出陕西特色乃至西部特色的婚庆品牌。”

  董峰始终认为,财富只是命运宠幸于他,并不是他的全部,而理想和事业才是永恒的。虽然,他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明天将会构建怎样的人生格局,但每走一步,却都能让人感觉到,他的血脉里流淌着一股热望……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