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精英人物 >> 正文 |
|
|||||
明基:试图由软及硬 | |||||
作者:周一 人气:31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领导快节奏扩张的新锐企业的李焜耀,开始流露出对IBM80年积淀所得的“雍容”气质的渴望。 在IBM见到这个有七、八十年历史的企业丰厚的人才储备,李焜耀艳羡不已,“拓展新事业,需要第二线救援的时候,他有很充足的人才。” 进入企业的第20个年头,明基正努力摒弃自己20年来积淀的代工企业之长,转而在品牌领域里辛苦耕耘。这使得李焜耀如饥似渴需要那些“合适”的人,补充到明基的大战略中。 第一个10年明基埋头如何获得订单、如何生存,第二个10年深感于“OEM是一条不归路,技术的提升永远抵不过更便宜的价格”,李焜耀开始为明基寻找“永续经营之路”,当“品牌”这扇门开启时,这个代工企业的路径突觉豁然开朗。 但是三年前当明基由代工企业转向品牌商时,台湾的代工企业都很不看好:“你怎么在品牌和OEM这两种巨大的模式冲突中间找到一条路?”不过,令李焜耀极为振奋的是,按照明基原计划2008年以前品牌营收将超过总额一半,而今年年末明基在品牌方面的营收已将接近四成。而现在当台湾“代工军团”有意转舵时,会发现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船小好掉头啊。” 当然,李焜耀不否认在明基的历史性转型面前,如何把握操作上的节奏对他充满挑战。作为一个华人品牌,明基将欧洲视为树立品牌形象的第一站,并以这个高地为中心辐射全球。当明基的营销大军由大陆、亚太、欧洲向美洲四大市场一路拓展时,其产品结构也在个人数码、家庭数码两个方向上横向扩充。在横竖两条线上同时展开并对接,对急性子的李焜耀来说,如何有控制地循序渐进最为棘手。比如在陌生的欧洲市场,产品扩充过快时营销经理们会手忙脚乱,速度稍慢时一些市场又充满饥饿。明基一方面有意控制进入美洲的节奏,一方面有规划的让一些产品在不同的阶段进入不同的市场。好在几年下来,明基并没有陷在这些枝节里不能自拔,而是大踏步地完成了新品牌在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上的大布局。在李焜耀看来20年对自己改变最大的莫过于“性子没有以前那么急了”。 结构既定,作为第二个10年的延伸,第三个10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即在已铺就的轨道上深耕密植。“在你能够把握的范畴,看它有秩序地增长”,这正是急于从代工企业“不可控”的焦虑感中脱离出来的李焜耀,心中“永续经营”的境界吧。 “当然你还会发现很多你将要面临的拐点。”很多企业的历史是在那些关键“拐点”一一建立的。在李焜耀看来当“拐点”显示出一些征兆时,那些善于观察的人、有广泛兴趣的人往往会抓住它,“当那些荒诞不经、突发奇想出现时,千万别刚一冒头就打掉他。” 20年间数次跨越产业兴衰的周期,李焜耀习惯将逆境视作赶超对手的好时机,“在逆境里步子要迈得更大些、做更大幅度的布局,这样当顺境来临时你已经做好准备了。”“千万别让内部的调整牵绊住你的脚步。” 李焜耀作了一个比较:和三星、索尼这些大企业相比,在相同的领域明基营收相差不过20%-30%,“我们的规模正在接近。”怎么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再去布一个新的局”在李焜耀看来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的事业布局还少了几块。”这个制造企业的视野,现在又试图“由硬及软”、从理性向感性发散。近年来明基尝试在好莱坞投资电影公司、开始做电脑动画,包括投资音乐网站。刚刚由品牌转型稍事喘息的李焜耀,又迫不及待地要投入到下一个大手笔的“布局”了。下一个10年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个“数字内容”和硬件更加融合的明基。
明基2003年的全球营收为36亿美元,进入第三个10年,李焜耀试图让这个曾经感性的组织变得越来越理性,“用制度化来控制它,这才是一个百年企业所为。” 领导这个快节奏扩张的新锐企业的李焜耀,开始流露出对IBM 80年积淀的“雍容”气质的渴望。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