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领 导 力 >> 团队建设 >> 正文 |
|
|||||
领导知识工作者 | |||||
作者:曾文祺,… 人气:20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今天不论你是在研发、在行销、在财务、还是在物流或客服,你周遭很少有机器、生产线等有形工具,你有的只是你这个人,用你脑袋里的知识来创造价值,这赋予了你的工作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工作形态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讲过:“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知识工作者’(knowledgeworker)将成为最伟大的资产。‘知识行政主管’将知道如何分配知识以做最有效的运用,正如同以往的资本家知道如何分配资本一样。” 如何领导富有知识的知识分子,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高级管理技巧。 知识工作者属性 针对一群知识工作者的领导艺术,彼得·德鲁克认为: “知识工作者应被视为志愿工作者来领导……因此他们无法从薪水中得到满足。一般而言,他们也没有职位上的晋升;因此只有在工作上要求更多的进步和给予他们更大的责任。” 你要假设每一个知识工作者他们来到你这里,他们的志愿者心态,我们来想一下这个问题,对于志愿工作者而言,薪水和职位不能意味他的价值,惟有“在工作上要求更多的进步和给予他们更大的责任”才是对知识工作者最具挑战的一种领导,他认为不论是美国、德国,还是日本以及未来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就在这里。 培养人才资产 如果你在领导一群高级知识工作者的话,你就是在做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 我个人的经验:培养公司的人才资产就要从选人、养人、育人、用人、留人,这五个阶段不断地循环,形成公司独到的人才机制,即人才资产的培养机制。 我们的高级主管、分公司主管每年都要到全国最好的30家高校去招聘人才,藉此丰富公司的人才资产。 要选什么样的人进来,要怎样培养他们,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报酬制度,包括他们拿到的薪水,工作的环境,以及让他们有成就感、怎么样培养他们,培养完了以后,就是怎么样“用”,如何进行“工作职位的塑造”。这个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他是比较有爱心的,可以去做那种售后服务类的工作;或者他是比较有规划的,可能做产品管理。可能他全部都轮了一回,轮完之后,表现都非常好,那就适合做总经理这样的事情。 如何帮知识工作者成长为一个非常有用的高级管理人才,成为公司的优良资产,有大批猎头公司想要来挖角的时候又能够将他留住。 知识工作者的领导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循环过程,淘到最后你就可以淘出一大堆金子来。这就是一个企业培养人才资产所要体会的五个字-----选、养、育、用、留。 “乐在工作”三大动力 我看到《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深受启发。 它说,在这么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要留住宝贵的人才在于三个方面,即乐在工作的三个动力。 第一个动力是来自于他的能力。他的能力必须跟这个工作互相匹配,他能力必须胜任这个工作;如果他的能力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会一天到晚被老板训话,为工作压力所迫。压力跟能力刚好成反比,能力越高压力就越少。 第二个 价值观。你给他的薪水太低,他当然不高兴,这是一定的。可是除了薪水之外,人并不只是一头驴子那样,给它一个胡萝卜就拼命往前跑,除薪水之外,人的心理需求还有target(目标)很重要。马斯诺的“心理需求”第一层就是钱,就是那个“胡萝卜”,因为你要生存;然后是第二层,你达到生存之后就要有安全感,你不要一天到晚担心被人家开除对不对?然后你要在这个团队里有归属感,有被爱的感觉对吧?然后又要有成就感。到达最高境界当然是你觉得你在实现这一辈子最有成就的梦,在实现你最大的自我。这就是你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是钱,钱不能满足你,钱只是你的最低需求而已,你们还会去追逐其他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使你们快乐的一个原动力。 第三是人生志趣。人生志趣指的就是兴趣,这个兴趣的来源来自于哪里?可能来自你们的遗传,可能来自于你们的父母,或来自于你崇拜的一个人。 知人善用的领导艺术已经成为企业界最关注的一个选题,如何领导高级的知识分子,让他们乐在工作创造最大价值。这正是《哈佛商业评论》用大篇幅研究论述乐在工作的原因。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