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竞 争 力 >> 正文 |
|
|||||
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哪里来? | |||||
作者:王海坤 人气:100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元月12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作为第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和刘永行、刘晓光、陈峰、张醒生、丁健等五位重量级的企业领袖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讨论,他们的核心话题是“入世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作为知识界的代表、当天的主持嘉宾张维迎表示,在入世之初,和几位企业界的嘉宾来共同探讨这样一个话题显然具有一些特别的意义。当天参加对话的企业代表,从所在产业的特点来说,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产业;从所代表企业的经营方式来看,有多元化经营企业也有单元化经营企业;从所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来划分,几位嘉宾分别代表了国有企业(刘晓光—首创集团,陈峰—海南航空)、民营企业(刘永行—希望集团)、外资企业(张醒生—爱立信,丁健—亚信科技)。 刘永行:免300亿农业税提升农业企业竞争力 谈及入世,民营企业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行信心十足,“我们早就在竞争中与国际接轨了!入世后,有公开、公正、公平三原则,我们还怕什么。” 刘永行说,早在1991年,希望做集团公司时就与国际饲料业巨头展开了较量,多年来,在率先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一直占据优势地位。用刘永行的一句话说是“外企怕中国的民企”。 谈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刘永行表示,入世不会对饲料企业造成太大影响,虽然饲料行业竞争比家电行业还要激烈,但由于如希望集团这样的公司早已在多年的打拚中筋强骨壮,入世与否已无大碍。即使有外企认为,全球饲料行业的整合期还需十年,希望集团也无枕侧之忧。 但刘永行仍然认为,入世以后,农业企业整体受冲击较大。虽然此前国家也出台过各种政策扶持农业企业,如解放生产力、技术进步、政府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却仍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他建议,入世后的首要措施是将300亿的农业税立即免掉,这不仅是增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更是突破WTO难关的重拳。 最后刘永行总结说,希望集团一直本着“借鉴别人一点、自己创造一点”的原则做事,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相信,只要谦虚努力,没有我们学不到的! 刘晓光:国企“以退为进”凸显核心竞争力 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首创集团的总经理刘晓光,话题一打开便谈及首创集团多元化经营的问题,这无论对近期的首创还是公众来讲都是最为敏感的话题。刘晓光的话掷地有声:首创目前涉足的六大行业必须退出,将来只应剩下3—4个行业,甚至只剩2个行业。 据刘晓光介绍,首创集团涉足高科技、房地产、金融等六个行业,虽然时下像首创这样的国企已被外界称为“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但刘晓光依然壮志拳拳:“我们知道首创必须找到自己的路子,未来的首创应该做小,决不能大而不强。” “以退为进”是刘晓光目前增强首创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虽然刘晓光也知道,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企有着规模和实力等优势,但由于其企业目标的多重性,往往忽略了盈利的目标。这样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企业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要凸显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集中优势力量,在优势领域做强,同时退出弱势领域。 “海归”派:寻求进入高档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用国外资金和100%的中国员工缔造出的亚信科技是典型的“海归”派代表,其总裁丁健也是新经济时代海外归来的著名创业者之一。“入世后,我们一直没有感觉到WTO对我们的公司有什么样的影响,”丁健这样说,“重要的原因是入世对亚信这样的企业没有任何规则上的变化,因为我们进入市场时就是依照国际化的规则运作的。”
但是入世以后,丁建和它的企业都明显感觉到市场在变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需要高档便携式的软件和产品,为了进入高档市场,我们在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压力下必须寻找核心竞争力。”而实际上,在过去的竞争中,亚信属于非保护行业,一直在与国外企业竞争,来自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已十分弱化。丁健说,“我们始终把潜在对手看做是国外的大公司,而目前最应该做的是寻求进入高档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张醒生:外企竞争力在于全球思维与本土反应 张醒生作为ERICSSION(爱立信)首席市场执行官,不仅让听众体会到外企经理人特有的风采,在讨论中,还让大家触摸到一种全新的理念。“今天我注意到,到场的企业嘉宾分别代表了国企、民企、外企,还有佯装本土化的‘海归’派和背后有国际‘大鳄’支持的垄断行业巨头,众多性质的企业并存正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顺应潮流、迎合潮流、进行国际融合的姿态。”张醒生的开场白与众不同。在接下来短短几分钟的阐述中,张醒生表明了他的观点,“入世并不是对本土服务的摧毁,相反是对本土服务的提高,正如我所代表的爱立信,在中国的4000多名员工中97%都是中国人,入世不是一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而是与世界潮流的融合。” 同样,对于企业竞争力,张醒生说,“入世我认为更应该谈的不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而是全球思维、本土反应。”与他鲜明的风格最一致的是在提到“百年爱立信”时,张醒生更充分强调“爱立信中国”。 张维迎: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 面对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一个话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首先亮出了他个人的观点:知识(idea)是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张维迎谈到,入世之后,人们最关心的是入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什么。而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入世直逼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这么多典型特点的企业,张维迎表示,他的个人观点是对中国入世后国家竞争力表示非常乐观,但对企业竞争力表示非常悲观。 谈到这一结论的原因时,张维迎指出,由于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盈利能力,据估计,目前中国企业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分析中国企业,目前所拥有的五个竞争优势——廉价资源、政府垄断和地方保护、吃苦耐劳精神、家族管理、产品优势中仅有最后一个能保持竞争力的持久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必须寻找核心竞争力,而能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也就是说,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要有这样的特点:没有市场可以买到;要有法律保护;资源本身与能力有互补性;具有组织性,不属于个人;有持续竞争力。 但张维迎特别强调,企业的竞争力依赖于市场的不完善,市场完善了就不存在企业竞争力,而市场的渐进完善是必然的,所以全世界的企业都必须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知识(idea)最难以市场化,所以它最终会成为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陈峰:智慧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被业界定义为背靠国际“大鳄”的垄断行业企业——海南航空集团成立仅十年,但该集团董事长陈峰先生却可谓名噪天下,最近被传媒评为有影响力的年度经济人物。在此次论坛中,陈峰针对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提出的知识(idea)是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这一观点力持异议,他说:知识并非企业核心竞争力,智慧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的话引来一片哗然。
据陈峰介绍,海南航空从成立到现在,虽仅短短10年,走的却是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其间我们经历了四次重组,每一次都是我们主动出击,顺应潮流,随环境变化而变。”当然,正如陈峰所料,最后海南航空取得了全国民航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此期间,我对核心竞争力的总结只有一句话——智慧决定一切!过去如此,未来也一样。”陈峰如是说。虽然人们一般的看法是,在中国,航空是垄断行业,然而海南航空却为垄断行业企业做了表率。 但是陈峰末了时也向众人大倒苦水:“今后,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企业是越来越容易,但做企业却越来越难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