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知识管理 >> 正文 |
|
|||||
隐性知识管理有多重要? | |||||
作者:佚名 人气:39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单子做不了怪谁? 有了这么一个设想。王先生就打算沿着这个思路,让L公司专门为Q公司定制开发了一套隐性知识管理软件平台系统。该系统的基础支持平台采用了IBM/LOTUS的DOMINO文档库和文档通讯平台,并基于B/S结构设计了应用功能,主要包括专家网络(即专家地图、专家解疑、专家评议等模块)和经验知识管理(即案例管理、工作总结、成果报告、经验体会、岗位自学等模块)。 专家不贡献经验,怎么办? 管理软件平台上线时,Q公司的员工都对系统寄予厚望,但实际运行一个月下来,大家都有些失望。关键问题是很多专家根本没有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已经退休的专家。对于这些专家的想法,王先生也能理解:都已经退休了,难得清闲,干吗还要给自己栓上一条绳? 这时候的王先生可不愿意就此放弃,原来构想的把隐性知识管起来的蓝图在他的脑子里反而更加清晰了。经过了和洪博士的又一番交流,并和公司内部其他人员的讨论,他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实际是管理的机制问题,也即隐性知识管理需要一套制度去激励专家贡献知识,同时也要推动员工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为此,王先生又和L公司的咨询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平台系统的特点和Q公司专家的形成和分布情况,制定了“Q公司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推动制度”,明确了以下几点: 每个员工定期应贡献的经验知识; 知识管理者定期应检查的知识; 各类专家的推举形成程序; 各类专家头脑知识的表达格式; 专家贡献经验知识的奖惩措施; 员工贡献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奖惩措施; 知识管理者监控知识的奖惩措施。 这些措施的出台,就从制度上保证了Q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有了专家网络,我们还怕什么?” 经过几个月的运行,Q公司的隐性知识管理系统(LKS)终于走上了正轨。 王先生经常会问问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新进入公司,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一次,新来的大学生小李就讲了他参加某水坝底部的维护项目的经历。一次在探测水坝下面内部裂纹时,他用了两种仪器分析裂纹区,但他不清楚两种仪器收到的信号和图像之间的关系,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判断。这时,他进入LKS系统的专家网络,打开“专家地图”,立即就看到已退休的专家纪老先生曾经对水坝裂纹做过分析工作。小李并不认识纪老先生,但他仍通过专家网络向纪老先生提交了遇到的问题。不久,远在北方的纪老先生就通过网络把自己记得的、过去的经验体会提交到了系统中,并转送给小李了。不仅如此,小李到“专家解疑”中还找到了别人提出的问题及其解答。虽然是新手,小李感到自己的背后有支强大的专家队伍在支持自己工作,心里踏实了很多。他对王先生说:“虽然在水下工作,危险很多,但有了专家网络,我们还怕什么?” 新一代的成长、新老交替中的难题就这样解决了。王先生也大大地舒了口气,自己和企业员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自己再也不用为老专家知识的流失而焦心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