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经营伦理 >> 正文
企业社会责任与微妙的个人利益           ★★★ 【字体:
企业社会责任与微妙的个人利益

作者:佚名     人气:34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行业,支撑着一个由言论作家,公共关系专家和协调专员所组成的复杂体系。商业领袖们发现,对这些人忍让三分才能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现在,很少人会附和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40 年前发表的观点,也就是认为企业领导人的社会责任就是“尽可能多地为股东创造财富”。
  相关的例子很多。最近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关于英国最著名的零售商玛莎公司(Marks and Spencer)。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机构--社区企业组织(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 BITC)曾将玛莎评为年度最佳公司。正是在那个时候,零售企业家菲利普#格林先生(Philip Green)正考虑收购该公司。据报道,BITC的首席执行官朱丽#克丽佛顿(Julia Cleverdon)曾经表示,“菲利普#格林先生办企业是不会考虑这些社会价值的。一旦他收购成功,把玛莎私有化,那么玛莎一直以来所致力于发展的这些社会价值也会烟消云散”。
  虽然格林先生在商场上做事向来直接果断,从不拖泥带水,但是他并没有为利润最大化理论辩护。相反,他对克丽佛顿女士的言辞进行了谴责,并威胁说要采取法律行动。最后,这位BITC的首席执行官向格林先生道了歉,平息了这场风波。她表示,如果自己的言论让人们觉得格林先生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玛莎公司的社会活动,那么她对此表示道歉。
  在这些政治上无可非议的观点中,读到经济学家戴维#瀚德森(David Henderson)的一本平装书,倒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位经济学家坚决捍卫弗里德曼的学说,并对整个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进行了反击。他的主要观点包括,企业要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并不是通过有意识地做好事就能达到的,而是要在恰当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下,通过竞争来创造价值。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针对近来曝光的一些公司丑闻所进行的指责,实际上混淆了企业的违法行为和违信以及未能履行具有争议的种种“道德”责任的区别。
  在这一点上,可谈的还有很多。玛莎公司承诺将“为弱势群体创造工作机会”。这项计划的受益人包括无家可归者,家境不好的学生,单身父母,第一代接受教育、家庭没有学术背景的学生等等。这个目标也许并不正确。这些弱势公民应该自力更生去解决他们的困难。如果企业不想介入这些活动过深,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政府来解决。在一些极端罕见的仁慈独裁统治下,这种做法或许比较理想。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民主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扭曲,或者被短视行为及各种利益团体所影响。而企业往往更加了解本地情况。企业具有的这种优势,让人乍一看觉得,如果让企业处理这些事情,比依赖中央集权的管理和补贴更为有利。妥协的理论或许会说,从事诸如像玛莎公司这样的社会活动,并非是企业的份内事。只有当其得到较有竞争性的资本回报时,才有可能从事这类活动。
  不管这些分析观点怎么说,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些经济学家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强调个人利益,实际上与大多数宗教、道德体系几千年来所宣扬的内容相矛盾。很多商业领袖更希望相信他们正在直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果只是为了让企业盈利,而创造美好世界成了企业的间接贡献,他们便失去了自我满足感。
  我曾经多次暗示,在广泛的功利主义公共道德体系中,把个人主义看作其中一个附属的行为准则,有点出人意料。其核心意思是,在一些领域,坦然地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运作市场,其实有时候反而比公开去造福社会更加有利。当然,这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并不包括那些公司丑闻中的欺骗、撒谎、扭曲事实、腐败等行为,甚至政治机会主义。也就是说,不能企图利用政府来剥夺他人利益,或者像俄国犯罪团体(Russian Mafia)一样只维护某个特定企业或团体的利益。我们应该鼓励人们有意识地去追求个人利益,这同赤裸裸地追求个人财富绝对不同。这是个微妙的学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更加显得微不足道。

  对于瀚德森先生的书,我主要的保留观点是,虽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过度投入,可能会导致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但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从边际效益递减这一经典理论来讲,西方企业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也就是说,他们真正取得的回报对社会福利产生的效益已经在递减。真正的输家是那些相对比较贫穷的国家,因为在那里,原始的财富积累仍然非常重要,而这正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宣称要关心的。
  *现代社会的企业角色,经济事务机构(The Role of Business in the Modern World,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塞缪尔•布雷顿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