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经营伦理 >> 正文 |
|
|||||
企业行为惯性及其有效消除 | |||||
作者:佚名 人气:28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作为一种沿袭既往企业行为模式的组织趋势,企业行为惯性容易导致企业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或失当,诸多曾经成功的企业亦常常因此遭受最终失败的厄运。成功常孕育行为惯性,行为惯性则易导致失败,但企业失败并非其成功的必然结果,坠入行为惯性之中的企业当选择有效的方式获得复兴。 4.价值理念变成僵化准则。作为在企业成长与发展之中积淀下来的系列根深蒂固的理念,企业价值观以其凝聚力团结并激励员工积极支持企业的各项活动,但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之中,企业先前的价值理念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为僵化的准则。一旦充满活力的价值理念蜕变为冷漠僵化的教条,其既有的激励与团结功能亦将日渐失去。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生动例证了曾经生机勃勃的价值观却因僵化而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壳牌石油公司早先充分给予其公司经理们以相应的自主权,依赖分权管理而在全球市场获得了良好发展,分权理念亦因此深植壳牌石油公司。但是,当石油价格在90年代大幅度下降之时,壳牌石油公司依然对其经营自主权的分散坚信不移,结果,价值理念的僵化未能使公司迅速在全球统一降低成本而开展合理的经营,以致其市场份额一度巨减。 当企业清醒地意识到原有的成功模式已经阻其适应变化而获得新的成功发展之时,如何消除行为惯性便成为企业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此,有的企业选择革命,有的则基于既有传统而寻求复兴。 在此,我们可从生动的例证分析之中获得启示。 1.激进的革命。美国菲尔斯通轮胎公司(Firestone)的长期成功给其提供了一种强烈而统一的信念,即坚守公司的战略与价值观、公司与客户和员工的关系以及公司的投资程序。当其行业竞争对手法国麦舍林公司(Michelin)强力介入并将主导美国市场之时,菲尔斯通公司开始意识到阻碍其继续成功的障碍在于其行为惯性。于是,高层管理迅速引进一位精明强干的总经理,以期其能扭转局面。然而,该总经理却选择了激进的组织革命形式,立即关闭了国内14家轮胎工厂之中的5家,中断了同某些消费者维持了多年的关系,在资本预算程序上亦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取代了自下而上的方式,并从外界引进了一批人才入主公司担纲关键职务。尽管新任总经理使费尔斯通公司免于破产,但其革命却使公司既有发展的基础遭受严重破坏,而公司并未获得良好发展,以致公司日后仅获得了短时的独立。 2.渐进的扬弃。让时光回到1993年,其时盖斯特勒(LCerstner)执掌IBM公司。此前,公司三年之内亏损160亿美元,被《财富》杂志称为一条恐龙。对此,盖斯特勒并不主张发动激进的组织革命,而是选择了另一条思路。其一,在改组公司僵化死板的企业文化与权力降低成本的同时,维护并巩固IBM的传统力量;其二,突出IBM公司既有的责任感与稳定安全,并承诺将其消费者带入网络世界;其三,维持公司制造业务的同时,积极扩大软件开发及用户服务与培训,以期以此一揽子满足消费者需求。盖斯特勒以渐近扬弃而非激进革命改组IBM,以其股价增长4倍而获得成功复兴。 菲尔斯通公司的激进革命使其苦心经营多年而获的体系遭受巨大冲击,并最终因此饮恨,IBM的渐进扬弃却无疑为面临巨变的各类成功企业提供了一条极好的经验。 企业既往成功的巨大魅力常使企业曾经赖以成功的战略设计、运作程序、稳固关系以及价值理念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僵化,企业因此坠入行为惯性之中。试图以激进的组织革命方式消除企业行为惯性,虽然能切断同过去的联系,但无助于企业迈向未来;在环境变化之时,尊重企业传统,以渐进的方式扬弃企业的战略设计、运作程序、关系网络以及价值理念,则有助于坠入行为惯性之中的企业获得复兴。 来源:柳州经贸信息网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