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管理趋势 >> 正文 |
|
|||||
清华大学校办企业发展建议 | |||||
作者:付亮 人气:30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清华大学作为一个高科技孵化器,而不是企业集团是不是更好? 我国许多大学都独资或合资办了各种各样的公司,比较典型的是北大、清华、复旦、天大等。这些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它们办的公司随着时间的发展,如果脱离学校的领导就发展得比较好,而由学校领导的话,就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当然也有个别例外。 清华在中国的工科院校中应该是最好的之一,而且一直是历年全国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最希望去的学校,它的学生和老师中也有一些非常好的创意或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市场化过程中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原来立项时没有考虑市场,二是项目虽好,但没有一个好的管理队伍,三是原来研发人员和后期进入的人员之间配合出现问题。其中第一种情况是最主要的,后两种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我认为,公司就是公司,其运营机制与学校有很大不同,应该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发展不应仅以学校的利益为条件,也不应受到学校过多的制约,其管理人员也不应该仅局限于学校领域,管理方法也不应该受书本制约。总之,校办公司应该完全与学校脱离。学校不应该以一个企业集团的形象出现,去干预各公司的运作。当然公司为了发展,和学校之间的项目合作应该加强,应该制定明确的合作文件。 公司和学校脱离了,那学校应该做什么呢?如何把学校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向社会呢? 我认为,学校应该更多的是做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通过技术积累推动社会发展,在项目成熟后,将项目转卖给企业,或以合作方式转移给现有企业,从而收回研发资金,为学校带来效益。 这样做的优点有: 一、学校不参与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营,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教学和科研; 二、学校可以创造一个转化环境,将学校的研发项目和社会结合,从而促进学校研发的合理性提高,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在学校中孵化,可在宽松的环境中解决掉一些创业带来的风险,学校可创造一个环境,减少办公司初期的风险。 四、学校本身由于项目转让,也可获得可观的收入。 那么造成目前校办企业的困境如何处理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寻求战略合作-->逐渐从学校剥离-->学校收回投资-->投入新的项目”的过程实现。 (作者付亮,独立IT分析评论,高新技术公司管理顾问,欢迎您与作者付亮讨论交流,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bj2.netsh.com/bbs/77533)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