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组织发展 >> 正文
太太的战略迷失之三 太太药业的“投机”战略           ★★★ 【字体:
太太的战略迷失之三 太太药业的“投机”战略

作者:郝琬     人气:363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从1994年到2004年,在中国经济转型最艰难的十年里,太太磕磕绊绊的走过了十年,正是这十年,铸就了太太在中国企业界,特别是保健品业界“活化石般”的不倒神话。
    然而,现今的业界,正势如潮涌的掀起了一场针对中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古老”“活化石”企业的普遍质疑。“海尔现象”批判的一波未平,一波再起,“长虹模式”如枝头败叶般的摇摆不定……,就是“活化石”群体中尚显年轻的太太,也就是今天更名的健康元,也是明显的中气不足,业绩渐显凋零之色。
    中国的“活化石”企业们,在把握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短暂机会,借势腾空之后,便普遍失去了方向感。中国经济扑朔迷离,极难预见,除了“摸着石头过河”,中国企业家们甚至还不清楚自己未来是否要“过河”;中国最早诞生的一批企业家们,在企业从“舢板”到“巨轮”的跨越中,已普遍失却了最初驾御的从容;中国企业家的后续梯队准备明显的青黄不接,“老船长”和“大副”们,都在选择和犹豫中惶惑的徘徊……。
    战略,已不可回避的成为了中国“活化石”企业们的必解命题。

    “泡沫”游戏

  其实朱保国心里比谁都清楚,仅仅靠太太口服液一己之力,太太药业是无法持久。

  泡沫吹的太大,就越容易破灭,只有不断的往泡沫里加入一些新的内容,哪怕是一粒毫不相关的小石粒,泡沫都会稍感安慰,因为依附着新的物件,泡沫可以吹的更大。但填充的物件和速度毕竟有限,泡沫也终究会有个极限,吹到最后,也总会有填不下去或者说是吹不下去的一天,到那时,可怕的泡沫破灭,将会是惊天动地的灾难。

  朱保国无力预想更无从改变未来,但他可以改变现在,因为现在的太太药业,可填充的物件和速度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不,最近野心饽饽的太太,利用自己账面上的庞大现金流,竟将自己贪婪的眼光瞄上了国资委辖属的三九。其实,深谙政策微妙的朱保国早已预料到这次收购的未果,但朱保国更知道,借助这一题材,却是让太太药业转移公众视线,并进而使自己的泡沫幻出光彩的绝好时机。

  正缘于此,投机钻营更胜于脚踏实地的朱保国,为了粉饰太太药业表面上的太平,竟荒唐的光天化日之下动用股市上圈来的钞票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他不是脚踏实地的凭借实业的业绩增长来激活自己公司的股票,而是用资本运作的暗黑手法来邀宠于投资者,以制造出来的收购假象来蒙混公众视听。

  朱保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发现,纯粹的资本运作较之实业增长对股市的刺激更大,朱保国沉迷于资本运作以求得业绩增长,一部分归因于其初尝资本玩家的新鲜,更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在实业扩张投资上的屡屡失意。朱保国在女人保健品市场上博得了一己声名后,对外扩张的步伐明显开始有些放荡,在其种种投资的背后,都极其刺骨的张扬着一个心浮气躁的投机者心迹。

  投机轨迹

  朱保国很明白,拼死拼活“太太口服液”也就只能做到3个亿了,要做大做强只能采取攻击型的增长战略了。1997年朱保国通过以五倍的市盈率,2.8亿人民币的价格并购“海滨制药”进入处方药开始多元化,1998年推出“静心口服液”在女性市场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延伸,2000年推出“意可贴”进入口腔溃疡OTC市场,2001年推出“汉林清脂”进入男性降脂市场,同年推出的“正源丹”指向OTC感冒药市场,2002年则聚焦于处方药市场的新品推广。这是对太太5年来战略扩张轨迹的描述,尽管粗略但依旧有概括意义。

  众所周知,战略只有保持清晰一致才有可能成功,然而太太的战略太过于“机会主义”,以至于出现了“布朗运动”式的杂乱无章。

  ——“海滨”稀释

  1997年朱保国为了获取“美林”2000万美元的注资跑去收购“海滨制药”(朱保国事后也坦言如果不是美林当下家这个决策也悬得很),尽管引进赫赫有名的“美林”作为战略投资人对股份制改造和IPO是有利的,但也犯不着去收购一个资产质量不佳的“鸡肋”(可能后来朱保国也吸取了教训,收购“鹰牌”、“丽珠”基本上遵循了“宁吃鲜桃一口,不嚼烂梨一框”的原则),这样一个包袱逼得太太不得不要么继续收购“兑水稀释”,要么投巨资进行“旧貌换新颜”,这就是为什么太太在上市募集的17亿元资金的投向上,招股说明书中所列的11大项目中有9项是药品的研发中心和生产线的建设的根源所在(剩下的1项是口服液生产线扩产,1项是设立生物工程研究所)。

  —— “意可贴”小火

  2000年朱保国推出了“意可贴”,其实“意可贴”也看不出有全盘战略的指导。据说太太发现“当时全国市场上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并无一个全国性知名品牌。但每年却有超过50%的人受到它的困扰,其发病率占口腔门诊病例的10%~15%”,于是“在一次科技成果交流会上朱保国一下子看中了意可贴的技术,针对目前巨大的市场空间马上决定买下技术”,结果不到半年时间“意可贴”就面世了。太太的机会抓得不可谓不准,决策行动不可谓不快,然而“意可贴”上市小“火”一把之后到2001年以后就疲态已露,足见决策快只能让成功快,却不能令成功久。

   ——“汉林清脂”惨败

  2001年推出的“汉林清脂胶囊”与一年前的“意可贴”几乎如出一辙。据说太太再次发现“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中国头号杀手,据估算降血脂保健品潜在市场容量可达上百亿元,而这么庞大的市场至今还没有领导品牌”,同样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样又是一个竞争微乎其微的“空白市场”,所以太太同样采取了“果断有力”的行动,当年年底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汉林清脂——血脂健康万里行”活动,重金请出香港影星任达华作为形象大使,半年之内花费3500万元进行“海陆空”的媒体大扫荡。

  在太太的营销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传播运动,因为在此之前太太仅被认为是“女性市场的领导者”,朱保国急于通过这次行动来证明太太对男性也有同样的魅力。然而在广泛市场覆盖和重量级的市场轰炸之后,市场并未象预料之中的那样启动,汉林清脂并未成为那些“整天困扰于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的白领男士”的第一选择,惨淡经营不可能持久,于是在2002年下半年我们就很难在屏幕上看到“每天清一清,血脂不再高”的身影了。“汉林清脂”行动再次雄辩地证明了最优秀的战术也只能是短期内掠夺现存的需求,而只有战略才能令需求源源不断。

  ——“正源丹”投机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