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H R 资料 >> 正文 |
|
|||||
靠产业化整合人力资源 | |||||
作者:佚名 人气:214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事业单位竞相争抢的目标,人力资源随之成为极具潜力的产业。把人才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来运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自我壮大、迎接挑战、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作者认为,在产业化运作中,可以把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事代理、人事考试、人才测评、人才租赁、人事咨询与策划、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等作为人才服务业的主要经营业务。让人才价值在服务中升值是人才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综合开发人才资源,不仅可以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而且能够提高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政府人事部门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实施相应的人才竞争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事业单位竞相争抢的目标,人力资源随之成为极具潜力的产业。 产业化运作大势所趋 把人才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来运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自我壮大、迎接挑战、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 人才服务产业化就是把人力资源当作资本,以人才市场各种服务为载体,把人才的智能当作特殊商品,并按市场规则和经济规律去开发和交换,在联合开发、共同经营、互利互惠、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实现人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才流动的加速带来了人才招聘消费的攀升:2000年广州市的人才招聘消费约1亿元,2001年近1.5亿;上海市2001年的人才招聘消费超过两个亿;北京市的人才中介2001年创下了近10个亿的总收入,而全国的市场交易额更是高达数百亿元。 人才流动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据预测:2005年,北京地区人才总量将超过200万人,年均增长2.2%,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人才占有量将达到3400人,年均增长3.2%;上海2005年将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人才总量将达到137万人;江苏正在全省实施的教育、医药卫生、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建筑、农业等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规划到2005年,六大行业人才总量达233万人,年均递增7%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15.7万人,年均递增10%以上;深圳在最近的20年里,人才总量增加了100多倍,但目前的需求仍十分旺盛;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各省区对人才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数据表明,在未来几年内,国内的人才中介市场潜力无限。 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 国家人事部提出,2002年人才市场建设的三大主要任务是,探索互相贯通的人才市场有效形式,建立人才配置与资金、项目、技术等多种要素配置相结合的机制,做好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的整合联手,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经营发展道路;健全多种所有制人才中介机构的准入制度,研究制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准入的具体办法和工作程序;对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所从事的业务进行分类,把属于政府人事部门委托或职能延伸的“人事代理”业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规范管理;对“人才配置”业务实行面向市场的企业化运营体制。 为提高人才中介行业的整体水平,上海人才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改制。新成立的上海人才有限公司作为独立的公司法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进行运作,以人才配置、人事咨询、市场培训等工作为重点,平等地参与人才中介市场的竞争。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仍保留原有的事业性质,接受政府人事部门的委托,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因私出国政审、职称评定、转正定级、工龄核定等公共人事事务。企业性质的上海人才有限公司、事业性质的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协调服务性质的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及配套的上海人才市场监督管理处的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上海人才市场建设步入了开放、规范、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此举开了人才服务业产业化运作之先河。
笔者认为,在产业化运作中,可以把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事代理、人事考试、人才测评、人才租赁、人事咨询与策划、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等作为人才服务业的主要经营业务。让人才价值在服务中升值是人才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综合开发人才资源,不仅可以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而且能够提高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 产业化经营的竞争策略 截至2001年底,国内共有人才服务机构4200多家,其中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3000多家,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420多家,民办中介服务机构830多家。“数量多,但规模大的少”是业界人士对国内人才服务机构的总体评价。在加入WTO和逐步开放人才中介市场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人才服务业将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政府人事部门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实施相应的人才竞争策略。 合并竞争。中小地区的人才中介机构数量不少,但规模较小,难以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匹敌。因此,可以以松散性的联合体或者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区域性的人才服务集团公司,本着资源共享、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营宗旨,发挥整合优势,在合并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共同盘活人才资源,抵御市场风险。 加强合作与交流。人才资源资本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就某一个地区而言,在一定的时段内,其储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击“生产”出来。在人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势下,就必须加强与外埠人才中介的合作与交流,架设人才资源沟通的桥梁,在调剂余缺中满足本地区的人才需求。如对急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引进,对长线专业、低层次人才组织输出等,通过灵活多样的综合经营,促进人力资源的价值的实现。 品牌经营。在人力资源的经营中引入品牌理念,向常规的业务经营注入现代商战气息,是提升经营理念的基本策略。就一些大型人才市场而言,如上海人才市场、深圳人才市场、北京人才市场、西安科技人才市场等,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品牌。而对中小型人才中介而言,则要在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社会效益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经营品牌,以品牌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特色服务。人力资源经营的特色服务是指人才中介机构根据人才和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人才的个性化租赁、人才分类专卖、人才素质能力测评等。 与此同时,必须加强人才服务中介机构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经营的载体建设;二是加速人力资源运营的市场化进程;三是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市场报,张达强)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