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H R 资料 >> 正文
一家新加坡民企的中国人才扩张观           ★★★ 【字体:
一家新加坡民企的中国人才扩张观

作者:佚名     人气:15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近日,苏州工业园中最大的软件开发外资企业———新加坡NCS集团宣布,为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入力度,将专业人员数量从原有的150名提升至300名。为此记者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才战略问题,采访了NCS公司总裁李国彰先生、NCS中国集团总裁谭爱勤女士和NCS公司副总裁兼NCS苏州总经理符明芽女士。

  1.发展本地人才策略

  记者:NCS进入中国以后,以什么样的优势来吸引中国本地的员工?

  李国彰:目前NCS的3000名员工里面,有500个是在中国招聘。在中国除了苏州,我们还打算在不同地方设立更多的开发中心,以吸引更多的本土人才。

  谭爱勤: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人力资源发展非常重视。我们的资产就是人力资源,我们吸引员工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就是当他们加入我们公司后,他们感觉到并不仅仅是做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另外,就是我们在科技方面的能力。很多员工加入我们公司,也正是看到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我们提供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并提升他们在这方面的落实能力。

  符明芽:招聘员工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作为一个事业的开始。他进来不仅仅是做一份工作,而是在创业。基本上,我们的管理层给员工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说,你进入我们公司以后一直只会做同样的领域。我们会有不同的机遇,做不同的东西,给我们的员工提供了很多不同机会。你可以在亚洲做不同国家的项目,例如新加坡、香港或者澳大利亚的项目,有时候,我们的员工会经常出差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2.人才急需快速成长

  记者:作为一家区域性资讯科技公司,NCS员工在中国的业务构成中,其主要角色是开发人员还是销售人员?

  符明芽: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主要是软件开发的研发人员比较多。比如说做咨询,一定是要和客户接触的,那么在中国的员工,就可以谈中国客户需要的东西;如果是在新加坡,我们新加坡的员工就会和他们沟通,然后再传到苏州软件开发中心做软件开发,再传到新加坡给我们的客户。

  记者:也就是说,在苏州这边,你们更多是做知识转移,就是把项目拿过来做。那么NCS在早期和目前,对人才层次的要求是怎样的?你们今后的目标又是怎样的?

  符明芽:在苏州,员工早期开始是做程序员。6年以后,我们的员工已经可以做架构设计了。以前他们参与的项目可能比较小一些,整个系统大概是3个月、6个月就可以做好了。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参与大项目,把这个项目当中的小块串联起来,然后学习测试。我希望他们有一天可以独立承担大型的系统集成工作,可是目前可能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因为大型结构的设计会影响整个项目。他们只可以独立承担一些比较小型的,大型项目的设计还是在新加坡。因为我们客户的需求可能是比较复杂和大型的,比如说银行有上千家的分行,那么怎么样可以把他们做好呢?可能做一家银行的系统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如果是整个银行系统做起来复杂的程度就很高了,所以我希望他们有一天可以承担起大型项目。

  3.中国人才最缺什么?

  记者:NCS目前正处于扩张时期,你们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中国人才有什么看法?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请谈一谈你们的人才观,比如各地人才的长处和弱点。

  符明芽:找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新加坡是比较大的公司,可以和大学联合,要求调整他们的课程来适合我们的需求,因为我们代表了市场。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时候,去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也谈到调配课程的问题,说有一些课程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的,但是他们说不行,因为课程是已经固定下来的。这样大学生的基本功可能比较好,但缺乏实战经验。公司可能会花多一点的时间去培训他们,至少要几个月,才可以成为可用的人力资源,但是我们也愿意花这样的时间。


  比起印度来说,跟印度的大学说我们需要JAVA人才,他们可能会用一年的时间去培训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们觉得中国的学生看东西会比较宏观一些。我们在1990年的时候就去上海、北京招聘员工到新加坡,几年下来,我觉得他们的专业水平强了很多。印度也有好的一方面,但是他们知识面会比较窄一些,这是一个不同点。我们还希望以后可以和苏大协商一下,把一些课程调整一下,希望一些研究生可以到我们公司做项目。

  谭爱勤:整体上我们在中国方面的员工,他们在技术方面的专业性都很强,所以员工之间的配合是非常好的。新加坡的员工可能走快了几步,但是可以协调。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我们要求的目标。

  4.扩张要有核心人才队伍

  记者:我算了一下,NCS进入中国已经有6年时间了,你们公司从8名员工增长到了150名。而在中国的很多同类型公司,人员已经有5000人了。我觉得你们的发展是很慎重的,用了6年的时间进行调整,那么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呢?

  李国彰:制造业是可以比较容易就拥有上千人的团队。NCS一向比较看重持续的增长。但如果要增长得很快的话,不一定能招到这么多员工,这是非常头痛的问题。事实上,除了培育我们员工的技术水平以外,还要培育我们的企业文化。所以过去几年的增长,我们觉得是比较合适的、恰当的、合理的增长速度。

  符明芽:如果要加快扩张力度,我们就需要有一组核心人员,所以我觉得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核心队伍的问题,我们需要找一些核心的人员。比如说,这样的人才上海很多,可是上海人不愿意来苏州,所以我们有的时候也在考虑要不要去上海。我们的想法是目前在苏州找,如果找不到就去新加坡调,或者是对一些新进入的人员进行培训。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