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组织文化 >> 正文
加入WTO人才国际化           ★★★ 【字体:
加入WTO人才国际化

作者:刘培森     人气:24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加入WTO 人才国际化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了,随着这一钟声的敲响,中国的企业和民众将面临一种新的市场竞争的环境,对于那些原来受保护的带有垄断色彩行业的老总们更多担心的是外来的冲击。但是,不管是哪个行业,竞争的关键还是人才的竞争。  
      入世的概念,不仅是中国政府为外资企业的进入打开了大门,同样也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创造了机会。由于语言的障碍,大多数中国人和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此,对于走出国门,心里总有一些胆怯。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年代,派驻到海外公司去工作被看作是一种待遇,某级别的领导退居二线,为了照顾一下,被派到海外公司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这些人既不会外语,也不会开车,年纪又大,对于外贸也不精通,还要配上司机和翻译。这样的海外公司往往只能起到一个海外接待站的作用。国外的企业进入中国,同样也遇到一个语言障碍,中文比英文更难学,为什么外资企业就能成功,而我们走出去,就困难重重?这里关键还是一个用人的问题。  
      现在,国际跨国集团在用人方面越来越注重本地化,上海有许多外商独资企业的总经理都是由中国人来担任的。例如荷兰的亨特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亨特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从总裁到财务和下面的员工没有一名外国人,企业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知名度连年翻番,经营业绩在亨特集团内部名列前茅。还有一家中外合资世界知名品牌的饮料公司也是如此,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为什么外国企业敢用中国人做他们在中国的首席代表和总裁,而我们的企业集团就不敢聘用外国人来打开国外的市场,难道仅仅是一个用人的成本问题吗?恐怕主要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我国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巨资,选派一批懂经营管理、懂外贸,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到国外去学习。上海市也曾经在全市范围公开招聘,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人才赴香港进行实地培训。但是人才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一个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且,在人才使用上也应该要国际化。加入WTO后,我们应该要有使用国际人力资源做世界市场的气魄和胆略,但关键是要选好人。  
      猎头行业在国外发展起步较早,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开始,外资的猎头公司就已把香港作为桥头堡,在中国内地开展猎头业务了,到了九十年代,他们则已悄悄地潜入上海、广州等城市。入世后,我国的企业要走出国门,我们的猎头行业要先走出去,为我们国内企业驶出国门,进入国外的港口起一个“引港员”的作用。上海已有一些专业的猎头公司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要在不久的将来把公司办事处开到香港和美国去,为国内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不但要用中国人才,而且还要用国际人才。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