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组织文化 >> 正文 |
|
|||||
MBA与小菜一碟 | |||||
作者:佚名 人气:151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企业从小作坊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合伙制的股东也许会难以适应企业新的发展要求,个人才德对于蒸蒸日上的企业而言,显然已经捉襟见肘,这时的企业很有必要引入职业经理人来操纵企业发展的大盘。但是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主由于体会了创业的艰辛,往往很难放心的把企业交给一个陌生人去经营,很多情况下求贤若渴成了叶公好龙,花重金觅取的千里马也只能老死槽间,不得不令人遗憾,企业主的经营观念桎梏了企业的二次腾飞。
MBA的管理才能在中国有着很大的争议,这也许跟其间有人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有关,但我们也不能一叶障目或者管窥蠡测。有经营才华的MBA应该还是占大多数的,因为MBA是行伍出生,其管理知识和理念比起半路出家的和尚要系统的多,也就是说他们的战略和战术意识都很明晰,遇到事件都会进行策划呀,整合呀,以求达到市场最大化目的。现在比较流行一个说法,即雇员的执行力。也就是说必须把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区分,意即MBA与一般的策略执行人员是有区别的,因为人力是有着一定成本的资源,这里强调的是人力资源分配的优化问题。讲究的是从“千金市骨”到“人尽其才”的过程的稳定性,人才不应该被拿来当花瓶。 看了中央七套的一个关于安徽老乡的报道,很有感触。这个老乡开始在南京某市场卖咸菜,然后因为商业触觉比较超群,开发了小包装的时令小菜,结果大受欢迎,也开始了他事业上的大张旗鼓。据他自己讲述,企业发展到现今的规模,原来的创业伙伴明显不适应新的公司机制,无论能力和观念都滞后于企业的发展步伐,人才的缺乏使得他自己倍感筋疲力尽,江郎才尽,所以很渴求有优势人才的加盟。后来画面一闪,还真有一位开价年薪10万的MBA来应征,遗憾的是没有谈拢。老乡胡老板说:我相信你的学历什么的都是真的,我也很希望你能加入我们公司,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公司的?MBA答曰:我在苏果超市作调研时发现贵公司的产品很有特色,感到很振奋,所以今天冒昧来打搅。胡老板又说:那么你能从基层干起,先做基本的销售工作,来卖卖小菜吧,这样你可以熟悉我们的产品特性呀,也有利于将来的工作。MBA大吃一惊,没有料到这个胡老板居然会叫自己先从卖小菜开始他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当然没有一次搞定,结果是胡老板也失望,MBA也尴尬。 很显然,老乡胡老板也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即等同了人力资源的执行力和指挥力。把企业交给一个连小菜也不愿意卖甚至卖不好的人来经营,胡老板的心不定呀。假如这个MBA是来应聘总经理的话,那么也未必非得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决定小菜一碟产品和销售策略的调整。我们的胡老板要的显然不只是一个总经理那么简单,更该是一个全才,要知道顾客喜欢哪种口味的小菜,小菜的特色,小菜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等等。如果小菜一碟需要招募一名保安经理,是否也得熟悉哪种小菜比较有市场竞争力?企业发展的时段性决定了它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在各个时期也不相同,也许胡老板暂时还不需要有MBA学历的职业经理,只是需要一个能够洞悉小菜市场,而且能够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分担他所谓的又要搜寻上游的特色小菜开发上市,又要兼顾下游市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也就是担纲起产、供、销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在他看来的MBA显然是不太适应这项工作的,也许MBA与小菜一碟所需的摩合时间过长,成本太大了,所以选择了间接的拒绝。 回过头我们来看看MBA吧,学的是很庞大很先进的管理思想体系,自认为什么企业都可以参与管理,只要亲历亲为就可以了。但由于MBA管理策略的成本问题,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不敢尝试聘用职业经理人,很多老板认为职业经理人所了解的市场没有自己深刻、全面,还不如自己辛苦一点照看起来。想得到人才的意识形态与真正放心用人才的意识形态,显然存有沟壑,一时难以逾越。传统的企业所需要的不是一种光会制定宏观策略的经理人,更需要的是具有灵敏商业嗅觉的商海弄潮儿,协助老板不断捕获新的商机,使企业源源不断的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一味讲究拿高学历装点门面的今天,大专毕业生面临着去扫厕所的处境,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一方面与我们的教育体系趋于理论教学有关,再则就是毕业生素质人为放纵后的低劣。很多人迈入象牙塔后没有紧迫感,反到觉得苦日子熬到头了,松懈了学习和体会,所以才会面临着毕业后去扫厕所的尴尬境遇。某大型外资企业在招聘广告中注明谢绝清华大学毕业生,因为这些高等学府的骄子虽说学识上乘,但缺乏团队合作的概念,而这家外资企业最注重员工相互合作的力量,不提倡明星员工的。人力资源同样面临着买方市场,所以才会有MBA去应征卖小菜一碟,本科生抢着端盘子。 人力资源优势发挥需要客观的环境支持。就象一台奔腾4电脑,如果只用来打字的话,显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实打字586足可以胜任了,何必花大价钱购买奔腾呢?我的老乡胡老板也许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失误在哪,自己的心态还不足以招揽人才,只不过是觉得生意太累了,又要分给其他股东好处,有点心理不平衡而已。我们的传统企业要成长,的确需要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而不是通过作秀来提升企业知名度,以前某某企业年薪50万招募总经理不是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了吗?招募人才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企业需要哪类人才,因为这世界没有全才。如果企业连自己需要什么人才都不知道的话,往往会很愚蠢的来个干脆招总经理得了,这些企业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大多由一人担任,招个总经理也算赶了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潮流,仿佛从此就真的观念解放了,前进了,就具有竞争力了。 MBA的尴尬处境令得很多有志攻读的人儿信心全无,加上报刊媒体的一些揭露,更让很多企业主谈MBA色变,更别说启用MBA作为职业经理人了。我们的MBA的可雇佣性受到质疑,什么是可雇佣性?就是MBA学识能否转化为企业追求的市场竞争力,能否为企业带来高于其年薪几倍甚至数十倍的经济效益。私营企业主和传统产业主深知今天的成功来之不易,加上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也小,所以不得不把MBA能否为企业赢得持续赢利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小菜一碟的胡老板显然也很关注所聘之人究竟真否有识之士,是否会把苦心经营的小菜一碟的家当败个精光,那可是他和众股东拼命打来的江山呀。而那位MBA究竟有无领悟小菜市场的运作精髓还值得商榷,所以没有达成就业意项对于双方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事了,该举杯邀明月。可以说小菜一碟还不需要MBA来执掌企业的命脉,胡老板的思路相对于MBA更清晰些,MBA还是要加强自己可雇佣性的磨练,必须要有实战的成果来打动未来老板的芳心。胡老板需要的是人才,但并非就得是MBA不可,这个人才身上既要有胡老板的影子,又要有超越胡老板的一些特征。 MBA的求职心态当然也需要调整,亟待提高的是他们面对求职磨合期间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什么MBA不可以从卖小菜开始自己的职业经理人生涯呢?那需要一种勇气,而这种勇气可能是导师和课堂所无法给予的。一个MBA如果卖小菜的话,也许第一个月只有几千元的销售额,但只要他用心去运用自己的特长,去观察市场、产品与自己的关联点,也许第二个月便会成为小菜一碟的销售状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本人对MBA还是很向往的,可我想更多的企业都想有一个甚至一群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实战性管理人才,把案例的生动剖析和企业的切实状况结合,为企业的成功倾心谋划,成为真正的可用之才。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