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人力资源 >> 劳资关系 >> 正文
企业为避风险,签用工合同前要先“担保”?           ★★★ 【字体:
企业为避风险,签用工合同前要先“担保”?

作者:尹安学 郑…     人气:21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昨天,在广州求职的陈小姐致电本报称,上周她已经和天河北路的一家贸易公司达成用工意向,近期就要签合同,该公司以应聘职务是会计为由,要她提供广州户口担保人和一处房产担保,公司人事部经理告诉她,如果不能提供担保,公司不会与她签合同。

不少企业要求有“担保”

  陈小姐告诉记者,她有两年会计工作经验,刚从四川来到广州,“我只有一个初中同学在这边,老同学今年年初开始按揭供楼,我想请她当担保人,当她听到需要提供房产合同、首期交款收据和每月按揭发票等证明材料时,马上就打了退堂鼓。”陈小姐说好不容易通过了这家贸易公司的面试,没想到因不能提供担保人和担保房产,将会失去这份工作。

  记者走访了广州的人才市场和一些招聘网站,发现一些用人单位的应聘条件都有“担保”这一项,担保涉及的企业有民营、私营企业,有的甚至是知名的三资企业,要求担保的职位多半是市场营销、财务等岗位。

  来自湖南的小汤告诉记者,在人才市场参加了几次现场招聘会,一些适合他的财务职位却一律要求有“本市户口担保”。

  广州人小尤说,她的很多外省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由于自己有广州户口,已经充当了很多次担保人,自己现在是某公司的出纳,当初自己也是找父母做担保人,才顺利找到这份工作。

担心财物被窃后人难寻

  在人才市场现场负责招聘的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要求担保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企业的财物。像这次公司招聘出纳,就明确要求要有本地人担保才行。公司出纳每天经手的资金有十多万,没人担保跑了怎么办?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要求担保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怕求职者用假证书、假学历行骗;二是怕求职者私吞货款,逃之夭夭;三是怕求职者另谋高就时窃取公司机密。

避风险并非“担保”一条道

  职场专业人士认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用人是有风险的,而回避风险并非只有担保一条道。可以依靠法律,对携公款私逃或侵吞货款的,要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破案;对窃取商业机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对假证行骗的,可以调查求职者的背景,核实其学历与证书的合法性。

  某律师事务所的饶律师表示,这种“求职担保”的有效性值得商榷,目前法律上是没有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让求职者请担保人既不符合《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在《合同法》和《劳动法》上也没有相应依据。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