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点: 
1、了解自传的写作特点。 
2、了解鲁迅生平,学习鲁迅为救国救民奋斗一生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自传的写作特点。 
1、自读“单元提示” 
2、简单讲解 
传记是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传记可分为两类:一是自述生平,叫做“自传”;一是由别人撰写的,叫做“传”(包括小传、评传等)。 
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贯、家庭、爱好和主要经历,还可以写出自己的理想,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为别人写的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外,还可以有简要评论;也有侧重记人一生中几件典型事情的。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传”或“传略”;记述简略、篇幅较短的,叫做“小传”。 
写传记要实事求是,内容真实准确;语言可以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于文学色彩。 
二、初读课文,体会自传的特点 
三、精读课文,分析内容 
1、学生分读 
2、分析 
这篇自传写的十分简练,连标点在内不过千字。文中作者以时间为序,概要的记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其中包括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诸方面的情况,使读者清晰的看到了鲁迅的成长、奋斗之路,了解了鲁迅的人生态度。 
这篇自传写于1930年5月16日,其时距鲁迅先生逝世仅有6年,所以这篇自传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一生大部分经历的概括与总结,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他是后人研究鲁迅的十分宝贵的资料。 
3、简析结构: 
第一部分(1——3):写个人经历。 
第1段:写少年经历。叙述自己出生到18岁以前的经历。包括出生的时间、地点,父母简况,家庭景况等。 
第2段:较为详细的叙述了自己年青时代的探索,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第二阶段:想走医学救国的道路 
第三阶段:想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小结:综观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所学专业是几度变化的,然而他救国救民的爱国心是始终不渝的,毫不动摇的。 
第3段:叙述自己回国的工作情况。 
第二部分(4):写创作成果。  
4、总结:总之,作者在这篇短小的自传中,不仅清楚的叙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而且直接间接的表露出为国为民的思想感情和积极正直的人生态度,字里行间显现出作者高尚的品格。 
四、简析写作特点 
1、言简意赅,容量很大。 
2、线索分明,层次清晰。 
3、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五、分析作业(参考P .50) 
补充一些内容: 
1、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参考P.51——52) 
2、弃医从文的原因 
3、关于《鲁迅自传》与《自叙传略》(参考P.53) 
4、另一篇“鲁迅自传”(参考P.53) 
六、自读《老舍自传》,比较两篇自传;自读《徐悲鸿小传》,比较自传与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