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正文
科研和科普两个突破的魅力
          ★★★
【字体:
科研和科普两个突破的魅力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11

科研和科普两个突破的魅力

我国在普及科学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老一辈科学家李四光、竺可祯、茅以升、华罗庚、卢于道等,都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是名闻中外的科学大师,又是出类拔萃的科普作家。20世纪初,为了把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引入中国,他们撰写了大量的科普作品,并且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了解科学,热爱科学,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国的科学史和科普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他们都是我国科普事业的开创者和先驱者。

上海是科普作家云集的城市之一,在我国的科普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年来,在首任理事长卢于道和历届理事长陈念贻、杨秉辉的主持下,上海的科普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本《银牌和金牌》概括了20年来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会员的编创理论和经验,是上海科普事业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缩影。

本书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纪之思”,反映进入新世纪后,科普作家正在思考的问题。第二部分“点金有术”,介绍科普创作的经验和理论。第三部分“取精用宏”,主要是有关编辑工作的经验和理论升华。第四部分“科学立交”,谈的是科学与文艺等的杂交,人们期待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第五部分“作品点击”,选收的都是书评佳作。本书作者大都是教授、副教授和知名的科普作家,此外,由于北京与上海长期以来联系密切、相互支持,因此还收入了北京等地作者的部分佳作。

书中选入的作品,多为作者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和力作。邓伟志的《银牌和金牌》,讲科普是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和创造的“延伸”和“延深”,言简意赅,颇有新意,看了使人对科普工作油然而生敬意,更有助于科普工作者立志做“银牌”传播者。杨秉辉是一位著名的肝癌研究专家,又是一位科普名家,他的《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道出了专家和科普作家的崇高理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代迅速发展的要求同步。他不仅知识广博,并且还在艺术领域有着特殊的才能,擅长钢笔画,被画坛誉为“杨氏速写”。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专家程不时,曾负责多种飞机的总体设计,主持20世纪我国设计的最大的飞机“运10”的工作。在科普创作中,他才华横溢,尤其擅长智力开发和科幻创作。在上海科普界中,他的小提琴堪称一流,中央和上海电视台都曾请他做过节目。读他的《谈科普影视作品制作》,便知他跨学科的创作功力深厚。朱长超是一位知识结构跨度较大、不断追求知识更新的科普作家,他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方法论专业,目前还在华东政法学院学习法律、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文学。最近,他在从事上海社会科学网站《哲学王国》编辑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网络化与科普现代化》一文,论述了网络化与传播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学科与学科之间是相通的,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通的。看来,新世纪的科普人才,应该努力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成为文理相通、善于触类旁通的通才,这样的科普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李正兴的《上海的科普创作》谈的都是変银牌为金牌的科普工作者,他长期辛勤积累,鼓励来者,意义深远。

陈念贻的《结合科研搞科普相得益彰》,谈的是他在科研上的成就,在科研上凡有所突破,他就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进行宣传。在科学史上,科学家一边突破一边宣传,自己突破自己宣传,常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曾经这样做过。由此获得启示,上海科普创作协会今后如果能尽量争取既在科研上有成就,又能写科普文章的科学家入会,将不仅能提高科普创作协会在社会上的威望,并且能把第一手科技成果普及给人民大众。因为有所突破的科学家对自己研究课题最理解、最熟悉,也最能运用科普语言来传播他终生研究的专业。世界各国这样的例子很多。陈念贻还说,“在我多年来培养的博士生中,有不少是看了我的‘高级科普’文章后决定报考我的研究生的。”所以重视科普关系到培养科研接班人的大问题,具有战略上的意义。

科学小品是科普作品的一个大类,赵雪和赵之在《科学小品的脚步》中已经对科学小品的发展史作了评述性的回顾,但它的各种特性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徐传宏的《科学小品的新闻性》,从新闻追踪、兵贵神速、捕捉热点、借题发挥,到以新带故、旧闻翻新……全文对科学小品的创作思路颇有启发。邬志星的《科学小品的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吴顺德的《医学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丁德生的《科普创作中的热点效应》,钱平雷的《火箭的发射台》,朱永年的《蔬果小品的写作》,分别从综合题材、专业题材和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科普小品的共性和个性作了有益的探索,无疑对正在研究科普小品的科普作家会有所借鉴和启迪。

《第一读者》对科普界编辑前辈、年已84岁的叶至善作了综合性介绍。叶老从满头黑发到两鬓斑白所积累的经验,无论对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还是探讨创作再创作的规律,以及培养编辑的敬业精神,都是十分宝贵的。这是郑延慧和詹以勤长期认真学习、细心揣摩的力作,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叶老做事认真,为人、为事业的崇高品质。赵之的《司马光对曹操文章的修改》是值得一读的佳作,曹操是一代文章的宗师,他的原文共1100字,可谓短矣,但司马光细加推敲后认为还有加工浓缩的余地,经删节后只剩下了大约390字,即删去了三分之二,然而清峻通脱的风骨依旧,读来反觉更加宏大流畅了。此外,《从采访是一种艺术谈起》《报刊剪辑三十年》《十三种记忆法》《学习方法十种》《学会使用文史工具书》等文章的内容,不仅是编辑和记者,也是科普作家必备的基本功。

叶永烈的《论科学文艺》,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仅选取其中一章,对搞科普特别是搞科学文艺编创大为有益。夏振亚是科教电影制片厂的一级编导,看了他的《科学与艺术同行》,仿佛使你进入一个迷人的世界,尽情享受科学的真谛,艺术的魅力。邓伟志的《赏〈花〉》,就是看了电影《花》后的感叹,从科学到哲学,角度一经转变,就颇有新意了。应该特别推荐的是刘咏的两篇佳作《科教片剧本的创作》《科学普及片的艺术处理》,可供业内同行借鉴,广大科普工作者也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营养。

陈渊的《西方科学幻想小说的流派》是一篇难能可贵的论文。文中对流派的发展历史作了介绍,也谈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内容甚丰,从中可以获得不少新的知识。达世新是一位颇有实力的科幻作家,他的《论科学幻想小说》,在第一部分就提出了怎样提高科幻创作的质量:思维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闯出心理定势的死角,这是当前提高科幻质量的关键,值得仔细品味。饶忠华的《永久的魅力——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初探》指出,现在一谈到科幻,都是以西方为标准,其实,每个文明大国都有自己的科幻发展史。经过系统挖掘和梳理,在中国,1600年前就有了最古老的科幻小说,文中首先提出这种见解后,国内已有人撰文持相同观点,并称《中国科幻小说大全》为“堪稱其中翹楚”,国外也有了影响。

“作品点击”部分,选入的都是科普作品的评介文章。李乔的《博古通今 中西合璧》,介绍谈祥柏身怀的三绝,真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谈祥柏教授的形象跃然纸上。胡锦华的《奇书的启示》,从文化的、哲学的、心理的层面谈吸烟,获得了“反其道而思之”“反其道而行之”的奇特效果。姚允详的《〈众神之车?〉和外星宇航员》,是他为《众神之车?》(中文版)写的“出版说明”。《众神之车?》原著出版后,风靡欧美,当时出版社有关领导已经接受出版,于是他搜集古今中外资料写成这篇引导读者带着问题阅读的佳作。这篇“出版说明”发表后,许多报刊竞相转载。上述几篇文章的共同点是对所评介的作品资料掌握充分,分析和创作能力很强,因此才能使人读来有血有肉,产生一睹原作为快的欲望。

科普界有句名言:深入不易,浅出更难。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几代人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有所突破;而在科学普及方面,常常需要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一起不断概括、不断简化,使非专业工作者也能理解,才能做到有所突破。从科学研究的突破到科学普及的突破,是一个使人人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过程,必需经过广泛、深入、具体、形象的科学普及传播,才能使所有的人都尽情地享受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物质和文化乐趣。这就是两个突破为全人类帯来的无穷无尽的魅力。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科研和科普的双繁荣时期,《银牌和金牌》的出版,正是为了迎接这两个繁荣。我们期盼并预祝在新世纪中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获得更大的突破。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教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