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曲 溪 之 游
九曲溪,盘绕在武夷山中约19里,构成风秀丽的“碧水丹山”,是武夷山之胜地,共有18湾,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九曲溪成了武夷山游览必到之地。
8月4日,我们来到九曲码头,从这里乘竹筏,游览九曲溪。
由于是初次坐筏,再加上是游武夷胜地,心情无比畅快,脚不由得伸出竹筏,没入水中。
多清凉啊,九曲溪水,一股清凉感从脚底直透心胸。
“请大家把脚放好,前面就是九曲第一湾了,这里水势急,要坐稳。”排工提醒我们。这时我才确实听到“哗哗”作响的水声,水势也确实不一般,脚不由得缩回竹筏。当撑到第一湾时,溪水涌进竹筏,颇感舒心。
“大家加头看一下这溪水是怎样的?”刚过第一湾,排工就说道。
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清澈的溪水,转了第一湾,一部分又绕石壁顺流而上,绕流至湾口又顺流而下,如此往复,荡起的微微水纹碰到石壁,发出轻微的水声,真是“如鸣佩环。”
“那块石头是‘和尚’,背上的是‘尼姑’,叫‘和尚’背‘尼姑’。”
“哈哈哈”大家都一阵大笑,我一仰身子,差点儿贴着了水。
“后来,‘和尚’背‘尼姑’被人看见,‘和尚’一阵害羞,于是把‘尼姑’放在一边,自己躺到另一边。”我们又顺着排工手指的方向往岸上看去:秃头的“和尚”与光头的“尼姑”间连着一块石头,刚好把他俩隔开,栩栩如生,仿佛看到了“和尚”羞红的脸和“尼姑”含羞的笑。
竹筏顺着九曲溪水,撑到了八曲三湾。
“那石脊以及石脊底下鼓出的滚圆的石腹,像石兽之王,就是水上狮。再看前面溪水中的岩石像什么呢?”排工手指着露出水中的岩石问道。
“是不是乌龟背乌龟?”我们好像受到了“和尚”背“尼姑”的启示,猜道。
“对,就是回头望龟石,要回头望才更形象。”说话间,已过了那块岩石。我回头一看,嘿,真像一对水中嬉戏的“灵龟”。水中的“灵龟”昂起小脑袋,好像要钻出水面;背上的“灵龟”,却伸出长长的脖颈,好像要潜入水中,我们又一阵欢笑。
“玉女峰到了没有?”我们中有人问。
“要是到了玉女峰,你两块钱就完喽。”排工说得风趣,却是一番实话。
这时,我已尝到了坐筏游览的乐趣,还真希望到不了玉女峰。可是,竹筏依旧顺水而去。
“大家看这段溪流,弯弯曲曲就像九曲的缩影,故称为小九曲。”
“大家再看那岩壁上洞里露出的木板,就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人间罕见的船棺。相传在秦始皇时,魏王子骞等13仙人,在幔亭峰举行盛大宴会,招待下界乡人。后来他们的遗骸装于船中,藏到幔峰亭附近的飞仙台,故名船棺,这些船棺虽然经几千年的雨打风吹,却仍不朽,更为秀丽武夷山水“万绿丛中”撒了“一点红”,成了九曲游人必看之物。我痴情地仰视这人间的奇迹,溪水又涌进了竹筏。哦,又一湾了。此时已到二曲。
“大家看那独立溪畔、秀色亭亭的山峰,”热心的排工又说了,“这便是‘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向溪处女容’的玉女峰。”
啊,那就是玉女峰?两块钱就完了?尽管玉女峰是那样的妩媚动人,但我还是祈祷。因为我已进入一抬头就能看山景--奇峰怪石,一俯首便能见水色--清澈照影,一侧耳就能听见水声--溪水淙淙,一伸手就能触清流--一股股舒心的奇景妙境之中。
过了玉女峰,再摸摸竹筏,脚又没入水中,好像这一浸,能消去无数酷暑,凉爽清心。
向排工道过谢,不舍地离开竹筏,走到岸上,回头凝眸远望九曲溪水和热气未退的竹筏,希望能得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