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正文
孔子春秋时期的革新家
          ★★★
【字体:
孔子春秋时期的革新家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9

孔子——春秋时期的革新家

 

  六十多年前毛泽东要求我们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注1)郭沫若是努力这样做的,他在《十批判书》中总结孔子的一生说;他大体上“是站在代表人民利益方面的”、“想积极地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增进人民的幸福。”(注2)文革后出版的一些书,如匡亚明《孔子评传》、张秉楠《孔子传》等,也总结了孔子的一生,他们一扫“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否定一切,胡乱上纲这种荒谬的歪风,实事求是地总结孔子学说这一中华优秀的文化遗产,恢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本来面目。这证明了一个真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个历史时期,少数人可能凭借手中的权力遮人耳目,得逞于一时,却无损于真理的光辉。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孔子思想是有无限生命力的。但是,看了这些评介后感到意犹未尽,想着重从孔子是春秋时期勇于实践的革新家这方面,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孔子名丘,生于我国春秋后期(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那时奴隶制衰落,文化下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孔子站在时代最前面,革故鼎新,大胆创立新的学说,倡导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检验,与当时各家学说相比较,孔子学说的革新内容更广泛、更深刻,影响也更深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才被尊为儒家的创始人。三百多年后,司马迁评论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注3)这个评价是公道的,古代圣贤中孔子排在第一位。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高举“仁”字大旗,上写“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根本的革新,也是孔子最伟大的地方。突破“礼不下庶人”的框框。创建了中庸这个方法论。

  “仁”字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新名词 。不过,那时仁只适用于贵族内部和亲属之间,强调“亲亲为大”(注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此后引述《论语》中的记述,只注篇名)孔子则突破了这个框框,赋予仁以新的含义。他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仁的本质是爱人。人不仅要爱父母,爱子女,还要爱普通的老百姓,从而恢复了奴隶、劳动者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是多么光辉的命题!它顺着奴隶解放的潮流,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有两个例子证明这一点。一是孔子家中马厩失火,他从朝廷回来,问:“伤人乎?不问马。”(乡党)二是孔子痛恨奴隶社会的殉葬制,并痛恨以俑代替奴隶殉葬,气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注5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说:“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这里的一就是“仁”。他全面地论述了“仁”的本质、表现形式和实现的方法,仅在《论语》一书中就有58109次谈到“仁”,“人”字也出现162次。郭沫若对此给予极高的评价:“这也就是人的发现”,“这也是划时代的新思想。”(同注2)孔子论述仁,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是论述怎样做人,极为丰富。有三句话: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做人的起码标准,孔子说是“可以终身行之者。”(卫灵公)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他说这是推已及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三是在生死关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三句话言简意赅,奠定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开辟了人类广阔的道德精神世界,流传千古,当今光彩照人。

  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类全部美德的总称。因此,他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还赋予仁以不同的解释,极大地丰富了仁的内涵。一次,子张问仁,孔子答:恭、宽、信、敏、惠。“(阳货)樊迟问仁,孔子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一次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这里木是质补,讷是慎言。一次司马牛问仁,孔子回答很简单:“仁者,其言也訒。”司马牛不理解,孔子解惑:“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颜渊)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是针对他的缺点讲的。

  孔子论述仁有明确的是非界限,爱人是仁,恶人也是仁。恶个别坏人是为了爱大多数人,他强调“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里仁)这里爱与恶的标准是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衡量爱恶的最高标准。他在政治上倡导“尊五美屏四恶”,(尧曰)对“惠而不费”等五种有利于人民的好政策,他赞成,对“不教而杀谓之虐”等四种有害于人民的坏政策,他主张屏除。一次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孔子答;这样做何止是仁呢?那是圣人呀!连尧舜都难做到呢!(雍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子路和子贡二人认为管仲不仁,原来召忽和管仲都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后来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君位失败了,召忽忠于公子纠而自杀,管仲没有自杀,反而归服齐桓公,作宰相,成就了霸业。孔子不同意二人的看法,他认为判断仁与不仁应该看大节,看是否对人民有利,他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事,管仲之力也!”这就是仁呀!还说:管仲匡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如果没有管仲,人民恐怕今天仍然会像一些民族那样落后呢?我们岂能象匹夫匹妇那样固守小节小信,在山沟里上吊自尽也没有人知道呢?(宪问)联想到此前孔子斥责管仲不知俭,又不知礼,(八佾)这时又赞扬管仲仁,这就树立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也作了勇于自我批评的范例。

  孔子在礼方面的革新,是把仁引入礼,进一步塑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孔子以前,礼分祭祀之礼和确定人们尊卑贵贱、长幼之序的礼,孔子立意把二者分开。对于祭祀鬼神之礼,他尽量淡化,自己不谈论“怪、力、乱、神”(述而)。祭祀时表现的是敬,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为政)这样做在迷信盛行,事事都占卜吉凶的古代是十分勇敢的。对于祭祀祖先或丧葬之礼,孔子重视内心的感情,不拘泥于形式。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八佾)意思是说,与其花许多钱讲排场 ,宁可节俭;与其面面俱到,不如内心悲痛。还有一件事说明孔子的革新精神。过去举行丧礼时人们要戴着用2400 缕麻线织成的孝帽,花费大;后来人们改用丝织的,节省了。孔子表示赞许:“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对于人际关系之礼,孔子则着力把仁引入礼,从而把礼从对神灵的膜拜引向对人类伦理道德的追求,走向人生哲理的探究,给礼带来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确定仁为本,礼为用,礼依附於仁,要为仁服务。一次子夏问礼是在仁之后才有的吗?这个问题涉及到礼的本质,孔子很高兴地说:“起予者商也。”(八佾)意思是能够理解和阐发我思想的是子夏呀!

  春秋时期曾发生弑君36次,亡国52个,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孔子认为治乱世,必须恢复礼。不仅君王大夫要守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而且要使礼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准则。这就是为政以德(为政),即以德治国。孔子总结历史的经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即单靠行改命令和严刑峻法治国,老百姓只是避免惩罚,但不懂犯罪的可耻;如果引导人们修养道德,以礼来约束自己,老百姓就会懂得做坏事可耻,自己去纠正错误,这样可以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以德治为主治理国家。从而突破“礼不下庶人”的旧典。

  怎样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呢?孔子认为首先要正名,人们在社会所处的地位、称谓,有各自的内涵,既具有相应的权力,又有相应的义务、责任。孔子谈为政之道时,答齐景公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答鲁定公时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在《大学》里还记述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这些论述都是关于君臣父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关系,君对臣,以仁、礼为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臣才会对君忠、敬。这具有朴素的民主精神。但是,后世的儒者以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为代表顺应专制帝王的需要,硬把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绎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篡改为一方绝对服从另一方的主奴关系,并诡称这是“天意所定”,甚至胡说什么:“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等等实大悖孔子学说的文字与精神,实际上制造了一个假孔子,这种种流毒使人民饱受专制之苦,也使孔子受到重大屈辱,其至遭遇“打倒孔家店”的厄运。

  怎样做到仁呢?依孔子的论述,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二是如何做的问题,或者说怎样衡量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克已。“克已复礼为仁”(颜渊)。如果你愿意,只要克制私欲,遵守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礼就可以了,这是仁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到仁是很容易的,仁就在你身边。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做到仁,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这样,孔子把克制私欲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又联系在一起。今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自私自利对社会的危害,歌颂着以张思德、雷锋为代表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英雄。第二是实现仁的方法。孔子晚年形成了中庸这一光辉思想,也是一大创新。中庸是方法论,也可以称作思想路线,它是实现仁、礼的基本方法。中是不偏左,不偏右;庸是常道,指仁和礼等等。中庸是指在实行仁、礼时执中不偏,讲的是一个度。子张平时注重宏观价值,有些好高骛远。子夏则注重眼前利益,考虑问题细致精微。孔子认为二人都偏离中道,一个过了,一个不及,有弟子问过比不及好吗?孔子答“过犹不及”(为政)二者都不正确。毛泽东曾指出:“过犹不及是两条路线斗争的方法”,这是“从量上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是“孔子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注7)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实行仁时不是死抱教条,而是能够审时度势,认清主流、大节,选择最佳方案,强调“君子而时中”(同注4)孟子称赞孔子是“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可以处则处,可以仕则仕”那种“圣之时者也”(注8)孔子还谈过中庸的最高境界是“权”,十分精辟。他说:“可以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以适道,未可与立;可以立,未可与权。”(子罕)意思是说有些人可以一道学仁与礼,但不一定能正确理解;有些人可以一道理解,但不一定能共同坚守;有些人可以一道坚守,但不一定能通权达变,获得最终胜利。他认为只有善于通权达变,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理想。孟子在这个问题上作了一个极其通俗的解释,他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注9)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革命理论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因为形势变了,有些理论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注10)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遵循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千百次地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中庸”、“时中”和“权”等,这是多么伟大的发现!

  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这方面的革新是把仁引入政治,要求君王实行仁政。高呼“政者正也”。主张“举贤才”,是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士卿制的突破。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政治是贵族的政治,他们只想着自己家族的富贵,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贵族高高在上,作威作福,他们与百姓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孔子则把仁引入政治,指出政治应以爱民为本。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尊五美的第一条就是“惠而不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孔子任鲁国代理宰相时,谈自己的志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也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政者就是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欢乐,目的是“近者悦,远者来。”(子路)这样的当政者就“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意思是为政以德的当政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群星环绕拥戴它。

  当政者要做到北极星一样受到拥戴,就必须自身正,事事作表率。这也是孔子在政治方面一项根本的革新。他说:“政者正也”。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也,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其正人何?”(子路)这些话说得多么好呀!正,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文件。反之,上边发布多少政令,印多少文件,政令也不会通畅,甚至下边依然故我,走歪门邪道,正所谓上樑不正下樑歪!孔子晚年归鲁后,被当政者的厚敛重赋所震撼,他再次告诫当政者要正,在爱民和正己方面作表率。季康子三次问政,孔子都回答要作出表率。第一次答:“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第二次问如何防盗,孔子答:“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第三次问可否杀掉坏人,亲近好人。孔子答:“子欲善而民善矣”。“焉用杀!”(颜渊)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君王和政府各级当政者必须遵守的第一原则是“正”。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但是,有人认为这是“忠君尊王”,是孔子思想中的糟柏,这是将孔子的“忠”误解了。如果我们不是断章取义,而是全面考察孔子的言行,自然会作出正确的评价。什么叫做“忠”,忠是真诚的意思,孔子解释为“勿欺也,而犯之。”(宪问)意思是说真话,千万不可为了荣升而媚上,把丑的说成美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欺骗君王。当君王犯了错误时,要敢于犯颜直谏,千万不可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把意见埋在肚子里。所以孔子说的事君以忠是以君实行仁道为条件。他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他自己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泰伯)对于君王他坚持原则,不会为了个人名利而求官,跑官,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正因为这样,孔子虽然想作官,“待贾而沽”(子罕)但并不得志,直到51岁才作了鲁国的一个小县官,他将仁政付诸实践,只一年“四方诸侯则焉”。后升为鲁司寇,代理宰相等,达到他仕途的顶峰。后因政见不和,56岁时被迫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那时各诸侯国图强争霸,对仁政不感兴趣,不肯用孔子。他颠沛流离14年,或被冷落,或被大臣赶走,甚至加害于他;又在陈蔡绝粮,四处奔逃,“累累若丧家之狗”。有的隐士讽刺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司马迁曾记述孔子弟子这时期的感受,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颜渊接着说:“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同注3)孔子欣然大笑。孔子也曾一度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悲叹:“甚矣,吾衰也!”(述而)“吾已矣乎!”(子罕)但他“不怨天,不尤人”(宪问)奋斗不已,直到68岁时返回家乡办学、整理古籍,继续宣传仁道。从孔子的一生看,他是忠实推行仁政的实践家,光明磊落,与那些为了个人名利而忠君尊王的奴才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春秋时期,以血缘关系的基础的世禄制逐渐衰落,贤人政治兴起。孔子在这方面也有重大的革新,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说:“知贤,知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注11)推举贤人是、智、仁、义三全的大贤人。孔子38岁时听说魏献子举荐贤才大加赞赏:“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对鲁国大夫臧文仲不举荐柳下惠则责之为“窃位者与?”(卫灵公)孔子总结了历史经验,说舜有臣五人,周武王有臣十人,而天下治,感叹:“才难”!(泰伯)对举贤才孔子在理论上作了精辟的说明:“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为选用正直的人,能使邪恶的人改正过来。子夏对这句话解释道:“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那么,怎样举 贤才呢?孔子认为第一步是知人,知人才能善任。知人的方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即不仅要了解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和走过的道路,还要细心观察他的兴趣与爱好,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那些“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者,是通达的人;而“色取仁而行违者”只是徒具虚名而已。第二步,“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卫灵公)要考察一个人的真才实学,量才录用。即“其使人也,器之。”(子路)他还批评那些死读书不懂得应用的人。第三步是全面考察,看大节,“赦小过”(子路)“无求备于一人。”(微子)孔子还告诫人们:考察人要耐心,有时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在这方面的革新是大办平民教育,倡导“有教无类”,通过学校传播仁道,突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现象。教学中注重全面发展,坚持素质教育,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规律和学习方法。

  春秋前,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文人流散四方,一些有识之士兴办平民学校,突破了贵族学校的旧架构,这是历史上一大进步。孔子青年时已参与办学,自述“三十而立”,即办学有成。他在办学过程中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马。”(述而)即十五岁以上自己可以束发的孩童,不论贫富,都可以来上学,这样贫穷的曾参、颜渊、子贡等都成了孔子的弟子。有人问孔子的门人何其杂也。子贡答:“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孔子一生办学,累计有弟子三千人,这对旧社会的私塾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功绩!

  孔子教学的内容是“文、行、忠、信。”(述而)文是文化知识,行是社会实践,忠信是品德。文的方面有诗、书、易、礼、乐和春秋六经(后乐经佚失世称五经)。孔子重视诗经,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这里兴是联想力,观是观察力,群是群体观念,怨是讽刺力。还说一个人不学诗就无法继续前进了,“犹正墙面而立也。”(阳货)书是历史,如夏书、商书、周书等,所谓孔子祖述尧舜,言称文武,都是说他从这些史书中寻章摘句。孔子还重视易经,“韦编三绝”。孔子传授的礼是以伦理道德为内容的礼。乐是音乐,孔子重视乐,评论也多,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春秋是以鲁国历史为主的史书。孔子在办学过程中,边讲授、边继续收集整理这六经的资料,晚年归鲁后全力整理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他修春秋寓褒贬于记事中,突破了以前史书只记言记事不评论的惯例,开历史先河,又是一创举,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他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同注3)孔子办学进行这些教育,可以称得上是古代门类最全的文科高等学府。行是指孔子传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都是社会实践活动,如习礼、乐器演奏、射箭、驾车、识字与书写古篆字等和计算。这些又与孔子所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有关,弟子也敬佩老师多才多艺。忠信是品德方面的教育,孔子十分重视,如仁,义以及论述君子与小人的谈话等,实际上《论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道德教育。文行忠信这四方面合起来,称得上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的素质教育。

  

  孔子总结的教学规律和学习方法是:

一、 学而不厌,博学多闻,提高学习自觉性。

  《论语》首篇的第一章就记录了孔子的教导“学而时习之”,他告诫弟子学习要“发愤忘食”(述而),更要多闻多问,“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我们平时说学问,学问。问即是学,孔子自己是这样做的,他曾问礼于老子,问鼓乐于师襄子,求教于郯子等。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入太庙,每事问(八佾)。孔子经常启发弟子学习的自觉性,他强调自己是生而知之者,说:“十宝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一次他对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这是孔子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富哲理。一个人主观上虽然有仁、智、信、直、勇、刚的良好愿望,但他不努力学习,客观的结果可能是呆傻愚钝、放荡不羁、受骗上当、言语尖刻伤人,闯出乱子、狂妄逞强。有人好奇地问:孔子博学多才,怎么没有听到他的老师是谁呢?子贡答道:“圣人之道在人间流传,我的老师在哪里不都是在学习吗?”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说明孔子学而不厌,博学多闻。

二、 鼓励独立思孜,论述学与思的辩证法。强调学以致用。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认为学习是基础。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但是,学习后要思考,思考是消化吸收,二者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因此,他在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弟子判断推理的能力。他坚持“不慎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着重指出“绎之为贵”,(子罕)分析鉴别才是可贵的。孔子对子贡善于思考很赏识,一次孔子对子贡的提问作了深一层的阐释,子贡又问这样做是不是诗经上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呢?孔子高兴地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学习中只是接受,从不提出疑问,孔子有些不满地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说同悦)为什么孔子特别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答案是为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这是批评一些人只是读死书,死读书,在社会实践中不会解决实际问题,书读的再多也只是一堆没有用的书本知识。

  三、 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材施教。

  孔子弟子的出身和年龄差异大,他注意了解每个弟子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不同的弟子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颜渊、仲弓,司马牛同样问仁,孔子的回答因人而异。子贡、子张问政,孔子的回答也不同。一次,子路和冉有都问:听到了就去办吗?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听到了怎么能就去办呢?对冉有说:听到了就要去办。有的弟子疑惑不解,孔子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原来冉有平时顾虑多,遇事畏缩不前,孔子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胆大,遇事考虑不周,孔子就给他吹吹冷风。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的批评多一些,有时还很严厉,如“野哉”、“佞者”(先进)等,但是非分明,有批评,有表扬、曾说过:“由也好勇过我,”只是不善于审时度势(公冶长)。正是由于孔子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所以教学效果好,弟子贤人72,分类是:“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当有人向他了解弟子的情况时,他答:“由也,千乘之国,可使其治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有人问子路,子贡、冉求可以从政吗?孔子答: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都可以从政。

  四、 良师益友,弟子楷模

  孔子以德育人,整部《论语》都在讨论怎样做人,除记述仁、礼、智、勇………外,还有50多处谈论君子。孔子论道德的名言,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对金钱万能论者也有某些警示作用,至今掷地有声。比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宪问)“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耻其言而过其行”(子路)……等等,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处处为人师表,时时作出表率,二千多年来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孔子对弟子既严格要求,又诲人不倦,关爱备至,将自己的爱心全部奉献给弟子。有这样一个故事。弟子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从夫子那里听到什么特殊的教导吗?孔鲤说:“一次从父亲身边走过,问我学诗没有,他告诉我:”“不学诗,无以言”。一日又问我学礼没有,说:“不学礼,无以立”。只听到过这两点。陈亢很高兴,对人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即孔子对儿子不偏爱。有的弟子也有类似疑问。孔子表白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予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孔子71岁时,颜渊病故,他很哀恸,叹日:“天丧予”!(先进)72岁时子路迂害,孔子去祭奠。两个最喜爱的弟子去世,孔子悲恸,也病倒了,第二年即离开人世。教师关爱弟子,弟子哀恸老师,皆服孝三年,有的在冢旁盖茅屋,守孝六年,表明师生情意甚笃。

  孔子的伟大在于革新,在于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要求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称得上人民的知识分子这个光荣称号。

  孔子是伟大的革新家,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永垂青史。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二千多年前,他不可能彻底摆脱天命论的影响,对鬼神也只是敬而远之,还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对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认识也没有达到今天的认识水平。这些我们只能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来考查。孔子一生时时走在那个时代的前面,确实象郭沫若所说的那样:“顺乎时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的(同注2)”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自述“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他一生憧憬的是尧舜时代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不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12)这是说 一、国家姓公,不是私有的家天下。二、社会平等,人人友爱,没有歧视。三、物尽其用,挥霍浪费可耻,不为个人聚敛财富;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不为个人名利奔波。四、社会安定,没有奸谋欺诈,没有盗贼暴力,夜不闭户,天下太平。孔子这些话既是对唐虞世的怀念,又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不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吗?但是,这些都过去了,到商、周时代,兵战迭起,虽有“城郭沟池以为固”,却能“礼义以为纪” 这是孔子力促近期实现的“小康”。(同上注)孔子一生关于仁礼等论述,都是为了他所描述的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这其中虽然有许多空想的成份,在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的基础上不可能实现,是一种乌托邦,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其中许多内容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是属于人民的,是人民的知识与子,而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什么“贵族”知识与子,更不是什么“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拉着历史倒退的人。”(注17)列宁曾经说过:“剥削的存在,永远会在被剥削者本身和个别‘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一些与这一制度相反的理想。”而“这些理想对马克思列义者说来是非常宝贵的。”(注13)在中国,有孔子这样的人民知识分子,在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富有革命思想的哺育下,也出现了岳飞这样“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留下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英烈的名言。在“勿欺也,而犯之”这样忠君爱国思想的哺育下,又出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和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徵……,近代又有一个以“天下为公”为奋斗目标的孙中山。这些也都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份光荣的遗产,又用马克思主义进行改造,在实践中大大发扬了孔子思想中的精华,培养出千千万万为人民利益,为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和人民战士。今天,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大力总结,承继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与今天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从青少年、从儿童抓起,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对于以德治国必大有裨益。

--------------------------------------------------------------------------------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

2: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

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4:《中庸》

5:《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6:《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7:《毛泽东书信选集》145147

8:《孟子·万章章句下》

9:《孟子·离娄章句下》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28页—229

11:《圣人哲学·孔子的智慧》138

12:《礼记·礼运第九》

13:《中国辩证法思想史》

14:《列宁全集》第一卷 393394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