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计较得失的人
早在结婚前,老伴梅毓芳就听说过程平东的为人。多年的共同生活让梅毓芳更加了解了他。在老伴眼里,“平东是一个秉公执法、不计个人得失的人。”
“为私,他没有与任何人结怨;为公,他得罪了不少人。”但最终,程平东以大写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他性子直,有时甚至不知道拐弯。”18日,在程家陈设简单的客厅里,梅毓芳向记者谈起了一过完年又去谢家咀垸忙碌的程平东。
在公安部门工作30余年,程平东把维护一方平安、打击犯罪视作神圣职责,有人想为犯罪分子说情,到了他那里就不敢吭声。
那年,一名小混混在街上耍流氓滋事,干警小高前去制止,红了眼的混混趁小高不防,掏出刀扎向小高,小高当场倒地身亡。县公安局把人逮住一调查,不得了,这名混混是家里的独子,且家庭背景非常复杂,案发后,其家人正四处为之活动。当时,局长不在家,大家有些顶不住说情压力,并不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程平东拍案而起:“这个案子我来办!”他迅速向市里、省里有关部门汇报案情,启动办案程序。一个月后,该混混被绳之以法执行枪决。
在程平东身上,类似这样不讲情面的事太多了。梅毓芳这样总结老伴:“这么多年来,为私,他没有与任何人结怨;为公,他得罪了不少人。”
但最终,程平东以大写的人格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记者问过不少土生土长的红安人和在红安工作过的人,他们没有不知道程平东大名的,提起他,个个都由衷地赞叹:“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立功受奖涨工资,这样的事程平东从来不争。”
相反,他多次把荣誉让给基层干警
与同年参加工作、同级别的人相比,程平东退休后的月工资要少一二百元。
梅毓芳告诉记者:“立功受奖涨工资,这样的事程平东从来不争。”相反,他多次把荣誉让给基层干警。
在红安县第一看守所的墙上,现在还挂着程平东当所长时制定的规章制度,干警们依旧严格遵守他定下的规距:每天早上8点准时交接班。1999年,红安县看守所被评为全国模范看守所,人均涨一级工资,这时大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老所长程平东。是他,白手起家从挖地基开始一砖一瓦建起了看守所;是他,创下了连续14年安全无事故的佳绩,创造了在全省得以推广的“三防”、“五化”新监管模式;是他,带领全所干警先后47次受到省市县公安机关表彰,并荣立一次集体二等功。最后,大家享受着辛勤耕耘后的硕果,为看守所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所长却没有得到任何实惠。每谈起这些事,看守所的老干警们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
但程平东却从不在意这些,反倒常说:“工作都是大家做的。”程平东没有在个人功劳簿上留下多少鲜红的记录,却在集体功劳簿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他分管刑侦,刑侦大队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分管预审、拘役、看守三所,预审所、看守所分别立过一次集体二等功,拘役所立过集体三等功;他的部下,有2人被评为全国二级英模,一人立过一等功,2人立过二等功。
“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谋一点私利。”为了群众,程平东却连自家性命都可以付出
农历正月十八,程平东就去了谢家咀垸,“昨天晚上打电话回来说,这些日子正忙着跟垸里群众一起开山炸石呢。他想早点把采石厂办起来。”听记者问起程平东的行踪,梅毓芳回答说。
程平东每次去谢家咀垸,老伴梅毓芳都会提前为他准备好一大包药,如果住的时间长,中间还要去送药。当过医生的梅毓芳很清楚程平东的身体状况。
年过六旬的程平东每天要吃5种药,他身上有多处病痛,其中最要命的是心脏血管瘤,医生检查说,主动脉已见扩张,一旦破裂无法抢救。叮嘱他注意休息。程平东大手一挥:“嘿,我都60多了,就算明天倒下也够本了。余生不多,人活着一天,要活得有意义,活得有价值。”
劝不住程平东,梅毓芳只好一边担着心,一边尽力为他做好后勤服务,“你不支持他不行,再说,他干的这些都是正事。”对农民同样有着深厚感情的梅毓芳,也跟着程平东为修桥筹资着急想办法,跑前跑后送材料到垸里。
为了群众的事,程平东可以连自家性命都不在乎;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事,程平东却不愿多找一个领导多说一句话,“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谋一点私利。”梅毓芳说,“这是他的原则。”
程泉是程平东的独生女儿,那年高考,省公安学校有个招生名额,可以照顾给她,程平东不仅自己说不要,还做女儿的工作。女儿落榜后,通过自学考上了中南政法学院,毕业时想回县政法系统工作,在县政法战线工作多年又担任领导职务的程平东一打听,这事要找县里要指标,结果,他又回家去做女儿思想工作,让女儿自谋职业。
退休后的程平东,生活非常简单,除了到垸里带群众一起干活外,就是看书。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住不讲究,每月工资自己留100元买书,其余都交给老伴安排。
人无私欲,心胸坦荡。这分明是程平东的人格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