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正文
鹬蚌相争
          ★★★
【字体:
鹬蚌相争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9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

——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音烟,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音铺,就是晒的意思。

——音玉,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音钱,同字,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音会,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渔者——就是后面的渔父,以捕鱼为业的人。

——音琴,擒获,就是捕捉的意思。

——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

评点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没有了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