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杏林子女士
陈中禧
以不断付出的爱进驻瘫痪的空间,
拒绝算命,
以热切的爱思考人生。
谢绝干戈,
扭曲的肢体伸诉平等机会源于上帝的创造。
没有障碍的灵魂,
是饶恕和慈悯,
在付出的空间,
命运永远缺席。
当世人正沉迷在随意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并假上帝的名义发动战争的时候,我们失去了一位真正的基督徒──杏林子女士。她在乱世中的爱宣布了和平的信息。
没有人比她更有埋怨的权利,但她并没有埋怨;没有人比她更有自怜的权利,但她没有自怜;没有人比她更有沉默的权利,但她并没有沉默。苦难、孤单对她而言,不是忍受,而是转化成爱的力量,惠泽与她一样天天受病痛煎熬的软弱肢体。
二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在浸会学院大专会堂亲眼见她、亲耳听她讲述见证的时候,已感动得泪如雨下。会后趋前向她问候,却不敢与她握手。因为屡想起思佩姊曾忆述第一次热情地与她握手的经历──使杏林子的手部关节疼痛非常。一般人兴奋忘形的握手问安,也能使这位长期类风湿关节炎病患者产生难以忍受的痛楚,我又那敢轻举妄动!
“我们常人握笔写字当然没有半点困难,但对杏林子而言,却是千斤重担。她每写一笔,每铸一字,已扭曲的手部关节都疼痛万分。然而,她却安静地用笔来表达酷爱生命的心声。为什么?“恩佩姊与杏林子女士是相知相重的朋友,她以充满爱怜和生命力的话语,向我们一班文化青年推荐居于台湾的一位生命勇士,如何以笔耕来开拓基督教的生命园地。二十多年过去了,恩佩姊早已安息主怀,如今杏林子女士也离我们而去,我这个躲懒的、贪图安逸的人只能羞惭地缅怀这些伟大的心灵导师,岂无内咎、甚至无地自容的感慨?
数十年如一天,杏林子不但用文字来宣扬基督的大爱,她更不畏强权,为台湾的残障同胞奔走呼号,创立残障社群的自强团体,争取不少残障人平等待遇的机会。这一切一切,都是她的生命在苦难折磨中所结的果子。她真真正正地体现了圣经所说的“难道是患难么,是困苦么,都不能使基督的爱与我们隔绝”的真理。她的肉体虽然一天比一天衰残,但心灵却一天新于一天。她不但因基督的爱而透视人生和人性,因基督的爱而超越苦难,更以自身的痛楚解构人生和人性。她向苦难宣战而战胜了它。世人因为她的勇敢而不敢再轻视肉身缺陷的“邻舍”的呼声。她以自身的痛苦唤醒每一个健康的人──心灵的健全比肉体的健全更重要、更可贵!人必须与神恢复关系,体验到祂的爱,回馈祂的爱,才能毋惧灾祸与苦难的煎熬。
亲爱的杏林子,安息吧,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苦难宣言。您铸的一字一句,将是永恒的,是天上人间的金辉。您以基督受难之爱的榜样,给我们心灵永远的滋润和甘甜。
陈中禧,作家,擅长写诗,写散文,填词。出版诗集《移民族》。经常在香港及温哥华中文报章杂志发表新诗及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