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正文
对孩子,你“自信”吗
          ★★★
【字体:
对孩子,你“自信”吗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对孩子,你“自信”吗? 

 

     眼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对孩子的要求“以高为准”,对孩子的控制“严上加严”。然而,家长对自己的“高举高打”自信吗?

    前不久,上海市妇联、光明乳业举行了大型少儿公益活动“新鲜早行动”,同时展开了一项对本市近600712岁的孩子及家长的调查。统计出来的结果不能不让人们“刮目相看”。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影响力远没有对孩子要求那么“理直气壮”,缺少一份应有的自信。有59%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仅排在第三位,落后于老师、同学或者是卡通片。而且,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条家庭教育的名言,不过在家长身上却远没有这份“自信”,也许这也难怪家长。现在的孩子是喝着牛奶、伴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优越的物质待遇和便利的信息渠道,已使他们更愿意接近新事物。有许多在家长看来是时新的东西,在他们那儿已玩得十分谙熟,如计算机、MP3,等等。另外,即使是一些有相当文化和能耐的家长,却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表现出一脸无奈。一位在中外合资企业担任部门主管的家长戏谑道:“我在单位是‘人上人’,而在我儿子那儿是‘人下人’,我对他一点儿也没办法。”

    因此,现在一些家长在对孩子教育上表现出的自信不足、力不从心,也是一个复杂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损伤亲情而缺少教育的“刚性”,也不能因为怕说重孩子而缺少规矩的“常性”,也不能因为怕失去权威而缺少家庭的“柔性”。无论从时间角度、接触频度或是从接纳程度上说,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天然而巨大的,当然这种影响并不依赖训斥的力度。更能烙在孩子心灵的是家长平时的言行。孩子是在“门缝”里看家长的,家长是在“门槛”上俯视孩子的,孩子的“平视”有时比“俯视”来得真实。所以,一个不注意自己言行的家长,说话前不在舌头里先“自转一下”,做事前不在心里“格噔一下”,是有潜在“危险性”的,说不定哪一句话就把对孩子的“千言万语”扫荡得一干二净,哪一件事就把对孩子的“苦口婆心”抵消得无影无踪。

    家庭的亲情是教育孩子的最大资源。家长对孩子影响力的自信缺失,这是一种“战略性”的“败退”,是万万不能原谅的。即使对再调皮的孩子,家长也要拿出自信威风来,不因为什么,就因为你是“第一责任人”。当然,这种威风是有多种底蕴的自信,也是要锻炼、培养的。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