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九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
【字体: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作者:时野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7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原名费朗索瓦兹·玛丽·阿鲁埃,伏尔泰是其众多笔名中的最著名的一个,他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倡导自由,反对专制。伏尔泰于1694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伏尔泰少年时期就读于耶稣会创办的大路易学院,以后一段时期攻读法律,但不久就放弃了。他才思敏捷、妙趣横生,嘻笑怒骂,皆成诗文。但是,由于写了一些政治诗文,他在巴士底监狱度过了将近一年的铁窗生活。入狱期间,他完成了史诗《昂里埃特》的写作。1718年伏尔泰被释放不久,他创作的悲剧《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巨大成功。此后的六十年间,他是法国文学的主要人物。后来,伏尔泰和一个贵族罗昂骑士之间发生了一场公开的论战,这个骑士唆使一帮恶棍突然殴打了伏尔泰,还把他投入巴士底监狱。伏尔泰答应了离开法国的条件,不久被释放出狱,前往英国。 伏尔泰在英国的生活是他一生中的一个主要转折点。他学会了英文,通读了约翰·洛克、弗朗西斯·培根、艾萨克·牛顿和威廉·莎士比亚这样一些著名英国人的著作。他还结识了当时大多数主要英国思想家。莎士比亚以及英国科学和经验论都给伏尔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的民主和个人的自由与伏尔泰在法国所知的政治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没有哪一个英国贵族能发布一项密令来匆匆把伏尔泰投入狱中。如果以某种非正当理由而把伏尔泰拘留,那么一份人身保护令就可以使他立即获释。两年多以后,伏尔泰从英国回到法国,1734年发表了第一部主要哲学著作《哲学通信》,通常称为《论英人书简》。在这部书里,他赞扬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封建制度,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对天主教会,激烈谴责教士的贪婪和愚民的说教,他称天主教教主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此书一出版,即被法国政府判为禁书,并当众烧毁。《哲学通信》的发明,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

为了避祸,伏尔泰来到法国和荷兰边境一个古老偏僻的贵族庄园,隐居在他的女友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悲剧《恺撒之死》、《穆罕默德》、讽刺长诗《奥尔良的少女》,哲理小说《查第格或命运》,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以及科学论著《牛顿哲学原理》。在随后十五年的大部分时光里,伏尔泰是在法国东部西雷他的女友侯爵夫人的庄园里度过的。在那里他成了一个侯爵聪慧文雅的妻子夏特莉女士的情夫。在侯爵夫人去世后的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私下邀请前往德国。伏尔泰在波茨坦腓特烈的王官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1753年伏尔泰离开了德国。 1760年,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20余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著论,包括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哲理诗《自然规律》等,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 伏尔泰虽远离巴黎,却仍然关心法国社会现实,他晚年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它们以化名和匿名的方式在欧洲各地流传,推动了进步的思想运动。当时欧洲成千上万的哲学家、艺术家、演员慕名拜访伏尔泰,另外还有人给伏尔泰写信求教,伏尔泰都热情接待或回信,小小的费尔奈庄园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伏尔泰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积极为无辜受害的人士奔走,最突出的是发生在1762年的闻名欧洲的卡拉事件。当时,法国社会中天主教教会的权力极大,天主教僧侣被列为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教会经常残酷压榨和迫害人民。1762年有个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儿子因欠债而自杀了。天主教会马上向法院诬告卡拉,说他儿子因为想改信天主教,被信新教的父亲杀死了。法院于是把卡拉全家逮捕,进行严刑拷打,将卡拉判处死刑。处死的这一天,刽子手们先用铁棒打断了卡拉的双臂、肋骨和双腿,然后把他挂在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尸体烧成灰烬。 伏尔泰听说这件事之后,异常愤怒,他亲自调查事件真象,把这件冤案的调查报告寄给欧洲许多国家,全欧洲都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纷纷痛斥法国士鲁斯的地方法院。四年后,教会不得不宣布卡拉无罪,恢复了他家人的自由。从此,伏尔泰被称为“卡拉的恩人”,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以后,伏尔泰又为新教徒西尔文、拉巴尔等人的受迫害案鸣冤,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使他们恢复名誉。所以伏尔泰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声望越来越高。

1778年,八十三岁高龄的伏尔泰返回巴黎,在那里参加了他的新剧《和平女神》的首次公演。许多观众为他喝采,呼之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老人”。数以百计的敬慕者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登门拜访。但是伏尔泰的生命不久就完结了,他于1778年5月30日在巴黎逝世。由于他直言不讳地反对教权主义,因而不能在巴黎举行基督教葬礼。但是十三年后,胜利的法国革命者挖掘出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巴黎伟人祠。

伏尔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哲学和其他作品非常多。他的最坚定的信念之一就是必须得实行言论和出版自由。有一句话常被人们认为是他说的:“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虽然伏尔泰实际上可能从未有过这样的明确声言,但是这肯定反映了他的态度。 伏尔泰的另一个原则是他对宗教自由的信念。他一生始终不渝地反对宗教不自由和宗教迫害。虽然伏尔泰相信上帝,但是却坚决反对大多数宗教教条,不断地指出有组织的宗教是根本虚伪的。虽然伏尔泰不是一位现代式的民主主义者,他有赞成一个强大而又开明的君主的倾向,但是他的主要思想鲜明突出地反对任何形式的世袭制度。因此,他的追随者大都恰好赞同民主政体是可想而知的;他的政治和宗教思想处于法国启蒙运动的主流,对1789年的法国革命具有实质性的贡献。 虽然伏尔泰自己不是科学家,但却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是弗朗西斯·培根和约翰·洛克实验观的坚定支持者。他是一位重要的、有才干的历史学家,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他的世界通史《论民族风俗与民族精神》。该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与从前大多数历史书不同:第一,伏尔泰承认欧洲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因此这部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写亚洲的历史;第二,伏尔泰认为文化史一般说来远比政治史重要。因此他在书中主要是写关于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艺术的发展,而不是关于国王及其之间的战争。 作为哲学家,伏尔泰远不如蒙德斯鸿、卢梭等人具有创新精神。但他把约翰·洛克和弗朗西斯·培根等其他人的思想,加以重新叙述,使其大众化。就是通过伏尔泰的作品,民主政治、宗教自由和思想自由等观念才传遍了整个法国,以及欧洲许多其他地区。虽然在法国启蒙运动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如狄德罗、阿朗贝尔、卢梭、孟德斯鸠等等,但是应该说伏尔泰是这场运动的卓越领袖。第一,他那辛辣的文学风格、长期的生涯和丰富的作品,使他远比任何其他作家都拥有更多的听众。第二,他的思想代表了整个启蒙运动的思想。第三,从时间上来看,他出现在所有其他重要人物之前。孟德斯鸠的伟大著作《法意》直到1748年才问世;著名的《百科全书》第一卷于1751年问世;卢梭的第一篇论文写于1751年。但是伏尔泰的《论英人书简》发表于1734年,而且该书发表时他已闻名有十六年之久了。伏尔泰的作品在十八世纪却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因此伏尔泰在最终导致法国革命的舆论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影响也不只限于法国,美国独立运动时期的许多领导人都深受伏尔泰思想的影响,如托马斯·杰弗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都熟知伏尔泰的著作。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当中,伏尔泰的影响最大,他的整个世界观具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相比之下,卢梭的思想虽然更富有创造性,但在当时的影响却远不如伏尔泰。


(时野)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