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桂文亚印象
          ★★★
【字体:
桂文亚印象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桂文亚印象

 

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台湾著名女作家桂文亚。

  我最早知道桂文亚的名字是看到她在大陆的一个儿童刊物上发表的一篇散文,题为《江南可采莲》。一千字的文章,将江南莲乡优美的风光和作家挚爱家乡、思念家乡的亲情充分展现在小读者面前。语言优美、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散文获得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

  后来,台湾林焕彰先生将我的一篇儿童散文《夏日的收获》转给了桂文亚,并在她主编的《世界日报》儿童版上发表。之后,我就一直与她保持联系,相继在她主编的《世界日报》《民生报》的儿童版和《侨教双周刊》上发表了一些儿童散文。记得每当我的作品发表后,她都及时地随着样报或长或短地给我写来信。她给我的印象是热情诚挚、责任心很强,从每信必复这一点来看,就令我十分敬佩。几十年来,我接触过的报刊编辑不下百余,像她这样善待作者的还不多见。令我特别感动的是,她还将自己的作品和她编辑的作品寄给我,为我的教学和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照说,我只是个普通教师而已,受到如此厚爱,不由我不对她心生敬意。

  19998月初,第5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在台北召开,我被邀请参加会议。作为大陆30名代表中惟一能够前往赴会者,我深感荣幸。会议期间,桂文亚女士特意来会场看望我,按照约定时间,她提前来到会场门口的正厅等我,我们虽未见过面,可打照面的第一眼,就认出了各自要找的人。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长得很美,尤其是眼睛很明亮,如果摘下眼镜,真像一个洋娃娃。

  一见面她就很热情,像看见了久别的老朋友那样,没等我详细介绍来台的经过,她已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兜子礼品送到我的手中。其中有她的代表作品《班长下台》《二郎桥那个野丫头》《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和《思想猫》等。此外还有送给我孩子的巧克力糖果和一些文化用品,简直装了满满一提兜子。随后,她领我到她们的联合报系大厦参观,给我拍了好多照片。接着,在她的编辑室内,又送给我一大摞新出版的书,并幽默地说:"书这东西好是好,就是有些太沉重了。"

  会议结束前,她还多次打来电话,为没能请我吃饭而感到遗憾。其实,她的热情已经令我深感不安了,我怎么好意思再麻烦她呢?短短的初次接触,她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台湾回来后,我认真地阅读了桂文亚的几本作品,试图进一步了解她。我很喜欢她的散文。她的散文不像彩色艳丽的玛瑙、芬芳四溢的鲜花,而像晶亮透明一尘不染的水晶,或余音袅袅的洞箫。读着这些散文,我好似真正地看到了她。

  桂文亚善于将那些平常而琐碎的事情,信手拈来自然成章,读后却耐人寻味,这样的散文其实是最难写的。它即没有惊人的故事,又没有超群的人物,完全靠作家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小读者。我们生活中有好多事物,如过眼烟云一飘而过,如果没有一双敏锐而明亮的眼睛,是很难捕捉到的。像她的《月桃花》,写的是平常而简单的事,有过学术生活的人都屡见不鲜。可它却告诉孩子们一个重要道理:"只要勇于尝试,世间的事情是不难做成的"。像《宽容》一文,讲述小孩子在学校里有过错,是很平常的事,处理时应该注意给孩子们"保留自尊心,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长大以后他们的智慧会逐渐体现出。"其含意不光对孩子,对于广大教师和家长都有启迪作用。像《只要有开始,永远不嫌晚》一文,鼓励孩子们应该把泪水换成汗水,做任何事情只要从开始做起,永远不嫌晚。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做人道理。

  桂文亚的散文善于用细致的笔角,描绘大自然多彩的风光。像《岩石路与黄昏》一文,作家的眼睛搜寻到沿路花圃和住宅内各色的玫瑰开着,"花瓣儿狂喜地一瓣一瓣地摊了开来,像是歌颂奔放、美丽的生命。""剑河岸边的垂柳,如浓密的少女的长发倾泻下来……九月阴雨迷蒙的剑桥;低头快步行走,一路的落叶沙沙沙地直追着脚跟。"此外,像写格兰切斯特碧绿的草地、振翅飞翔的小鸟、古典的庭院、精致的石壁、黄昏漫长的小路、别致而引人驻步的街头音乐会,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没到过英国,但读起桂文亚的《思想猫游英国》,实在令我如醉如痴,有如身临其境,那感觉就像在烦闷的夏日,饮了一杯凉爽的甘露般痛快过瘾。

  她的散文,也十分注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像她笔下的房东"满头金发,体内装有人工心脏瓣膜的查太太,却小气得不肯借给她一只汤匙。"像写一位瑞士佬"戴着一副小圈墨镜,配上他那圈络腮胡,活像个007"。孩子们看了定会忍俊不禁。特别是写她那位古里古怪的英语教师丽芝,更是叫人发笑不止。"她喜欢穿着古怪的衣服,讲课时爱坐在桌面上,不时地将两只光着的脚吊在桌边晃个不停。"寥寥数笔,就将人物个性展现在小读者面前,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桂文亚起初是写成人文学的。然而时移季往,她返璞归真,热衷于"在小人国里进行了修炼"。终于成为深受孩子们欢迎,并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我想,这和她"不想再复制人生",而想创造人生,拥有勇于追求、乐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希望她在未来的道路上,用她那明亮的眼睛,搜寻更多的真善美的形象,为儿童文学的百花园,再增添绚丽的花朵。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教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