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聂华苓与安格尔的跨国之恋
          ★★★
【字体:
聂华苓与安格尔的跨国之恋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聂华苓与安格尔的跨国之恋

 

著名旅美华裔女作家聂华苓,1948年南京国立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开始埋头写作。第二年随家人到台湾。1977年她的名字曾出现在“诺贝尔和平奖”的预选名单上。这位出生在中国湖北的才女,在去美国定居以前就曾在台湾以《葛藤》、《翡翠猫》和《失去的金铃子》等小说一举成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华裔女作家的爱情生活。

鸡尾酒会上一见钟情。196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聂华苓参加了一个鸡尾酒会。这次鸡尾酒会,是为了欢迎名叫安格尔的美国大诗人抵台。聂华苓原本不想出席由美国人操办的宴会,更不想去和一个大名鼎鼎的外国诗人会面。因为这时的聂华苓个人生活亮起了红灯,她无意在人生黯淡的日子里去见美国诗人安格尔。但是,临时她又改变了主意:“既然有人把安格尔吹得天花乱坠,我为什么不可以去见识见识他﹖我就不相信安格尔真会写诗美国人会写诗吗﹖”

“如果没猜错的话,您一定就是《翡翠猫》的作者﹖”没等聂华苓坐在席上,安格尔就来到了清高自重的聂华苓面前。但是聂华苓对安格尔却显得十分冷漠戒备。可是,聂华苓万没有想到自己心里的坚冰竟然很快被对方真诚的目光和热诚融化了。而且,让人感意外的是,不喜欢与异性交往的聂华苓,竟会在这次鸡尾酒会上与安格尔唇枪舌剑,语惊四座。安格尔说:“从你的眼色中我可以看出,你已经喜欢上了我,是吗﹖” 聂华苓说:“你猜对了,我真喜欢上了你的坦荡,可是,我不信任你” 安格尔说:“你为什么喜欢上我却又不信任我﹖难道这不矛盾吗﹖”聂华苓:“我不信任你,是因为你是个男人!”安格尔穷追下去:“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又喜欢我﹖”她说:“我喜欢你那双眼睛,幽默,机智。但是,你的眼睛里也有让我不喜欢的成分,那就是咄咄逼人,好胜,好强,心狠。”安格尔忽然直率地向她发问:“你知道我喜欢你的是什么吗﹖也是你的眼睛”

回到家时,聂华苓惊奇地发现自己竟在心底爱上了安格尔。她感到安格尔是自己从少女时代就心仪的偶像。

第二天,安格尔主动打电话约请聂华苓与他单独会面。聂华苓相当冷静,一个已有两个孩子的女人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刚刚离异不久就再次结婚,更不可能与一个已有妻子、年长的美国人结合。但是,理智有时无法控制感情的潮水。

诗人安格尔的婚姻也不幸福,他的妻子玛莉精神失常,所幸的是安格尔和聂华苓一样,他们的身边都各有两个女儿。相似的人生遭遇顿时将两个人的心距拉得更近了。

安格尔在台湾讲学的三天时间里,推掉了许多预先安排好的日程,每天与聂华苓约会。在安格尔离开台湾前往东南亚各国继续进行他的讲学访问期间,一颗爱的种子已在聂华苓的心里萌芽了。

爱让她远走他乡。在台北的聂华苓不断地接到安格尔那一封封炽热的信。就在这一年冬天,聂华苓收到了安格尔从美国发来的一封快信。信中,安格尔不再用那些充满诗意的语句去渲染他对她的思念,而是直言相邀,希望她能舍弃在台湾已有的生活基础,带着她的两个女儿,飞往美国爱荷华定居。安格尔希望聂华苓此去,也许真会实现当初他们在台湾相遇时所发下的誓愿:去美国创办“国际写作计划IWP”,同时,安格尔也希望聂华苓实现到美国爱荷华大学执掌教鞭的夙愿。

1964年秋天的一个清晨,聂华苓只身飞往美国爱荷华,她虽然应邀担任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的访问作家,但是她知道爱荷华暂且没有她的存身之地,一切都将从零开始。她要在那里苦苦奋斗一年后,才能将两个女儿接来。

爱荷华对远从台湾来的中国女作家来说处处陌生。她先由安格尔介绍,住进了一家水果店的顶楼。在爱荷华安顿下来后,她感到最困难的并不是在爱荷华大学的讲课,而是生活不习惯。那时,聂华苓多么希望安格尔与她朝夕相处,共叙别后之苦。可是安格尔虽从心底对聂华苓有着刻骨之爱,却不敢在公开场合过多与这位刚从中国来的女作家接触,其原因是因为安格尔身边有位重病的太太。

聂华苓同情安格尔的婚姻。她知道深爱着自己的安格尔同样也深爱着生了重病的美国妻子。她以极大的毅力克制着内心的痛苦,她开始有意识地避开安格尔。有一天,安格尔冒着大雨在聂华苓下课必经之路等候着她。他为她撑起了一把雨伞,她默默无语,安格尔说出了他心里的痛苦:“我对你一直很歉疚,我……离不了婚。” 聂华苓理解他,她忍住眼泪,劝他:“既然如此,就好好地善待玛莉好了!我到这里并不是一定要找到爱情,我在爱荷华找到我的事业就足够了,再婚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安格尔知道她心里很痛苦,虽然表面上装得很平静,可是内心里却在经历着一场冲刷心灵的暴风雨。他喃喃地说:“我承认玛莉曾经很可爱,她的心地也很善良,但是她不该在和我结婚的时候隐瞒病情,其实她母亲和姐姐都患有很严重的精神病。这是我婚后才知道的。”

1965年夏天,聂华苓终于在爱荷华拥有了一幢属于她的房子。不久,她的女儿双双飞到她的身边来了。

匆匆离世。7年后,安格尔才和玛莉解除了婚姻关系。1971年5月,聂华苓与安格尔举行了隆重而又简朴的婚礼。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聂华苓和安格尔的结合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她希望将自己从前不能实现的许多文学之梦,在安格尔的全力支持下尽快变为现实。早在1966年聂华苓就提出了一个让旅美作家都大为吃惊的“国际写作计划”。在这个计划思想的指导下,聂华苓和安格尔都将全部智慧与才力倾注在创办国际写作“IWP”上。正是在安格尔的支持下,聂华苓很快就将这个“IWP”办起来了。聂华苓的名气越来越响。安格尔在这位光焰四射的成功中国女人背后所起的作用,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和支持。

1991年春天的一个上午, 聂华苓和安格尔登上了一架飞往芝加哥的客机。他们准备先从爱荷华飞到芝加哥,然后再经芝加哥飞往法兰克福,与聂华苓的女儿团聚。

下午,飞机抵达芝加哥机场的时候,天忽然下雨,再过15分钟就开始登机了。这时安格尔对聂华苓说:“我要去买一张当日的报纸,拿到飞机上去看。好吗﹖”聂华苓含笑地点点头。

机场外的小雨越下越大,飞往法兰克福的客机已经滑向了跑道。当绝大多数乘坐这次航班的旅客都登上飞机的时候,聂华苓见安格尔仍然没有回来。她慌了,飞也似地穿过候机大厅,到机场候机厅内外到处寻找他,然而一无所获。她赶到厅内报亭前时,忽然惊愕地睁大了双眼,她发现那里围着许多人,有旅客,有机场的工作人员,还有医生,他们正在紧张地抢救一个直挺挺躺卧在水泥地上的男人。聂华苓的头忽然“轰”地一响,她看见了那躺倒的人一张苍白的脸膛,分明就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安格尔。聂华苓大哭着扑上前去,但是,安格尔从此再也不曾醒来

聂华苓把安格尔安葬在那早已荒芜了的安格尔家园附近的墓地上。在他的墓碑上,聂华苓选用了安格尔生前最喜欢的两句诗:“我不能移山,但我能照亮”。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