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毛泽东战争时代逸事·毛泽东曾用过的名
          ★★★
【字体:
毛泽东战争时代逸事·毛泽东曾用过的名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4

毛泽东曾用过的名

 

   毛泽东的名、号、字,有毛泽东、泽东、二十八画生、咏芝、子任(杨子任)、毛石山、李德胜、润之(润)等。

   毛泽东是毛泽东的正名。旧中国世称"东方大国""东亚病夫""泽东"二字意为恩惠东方,光亮中国。毛泽东是全名。泽东,多见于与亲友交往、通信中,也用作笔名。"二十八画生"是毛泽东三字的演化(繁体毛泽东三字,为二十八画)。

   咏芝、子任,是毛泽东1910年入东山小学和在东山小学读书时用的号和别号。"咏芝""子任",包含着毛泽东的革命激情。当毛泽东见识初见的时候,整个中国正处在激烈动摇之中。劳动人民奋起反抗,爱国志士救亡图存。毛泽东站在穷人一边,他最喜欢讲述那些爱国志士奔走呼号的动人事迹。"咏芝",托出了毛泽东讴歌、向往美好的心灵。他在东山小学读书时,取名子任,意思是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后来,毛泽东曾用这个名字发表过多篇文章。在延安时,毛泽东给分别十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老同学写信(1936814日《致易礼容》,还用过"杨子任",以"子任"共勉,为拯救民族的灾难共同努力(姓杨,又寄寓了他对杨开慧的深情)。毛石山,是毛泽东1923年在湖南建立和发展国民党组织工作时,为遮掩反动当局耳目所用的化名。

   李德胜,是毛泽东1947年撤离延安,而后转战陕北时用的化名(代号)。19473月,在国民党向陕北、山东发动重点进攻的情况下,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寻机歼敌。党中央撤出了延安。当时毛泽东说,我们今天放弃延安,就意味着将来要解放南京,解放上海,解放全中国!守延安失延安,离延安有延安。李德胜是"离得胜"的谐音。

   润之,是毛泽东的字。以"润之"为笔名发表的文章,如《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向导》第一七九期)。有时化简为""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