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下 >> 九下三单元 >> 教案正文
《人生》教案设计2
        ★★★
【字体:
《人生》教案设计2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

人生(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注意读出文中几类人的特点。
2.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什么意念,肯定或赞扬什么精神。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
  勃兰兑斯(Georg Morris Cohen Brandes,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丹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巨著共6卷,即《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浪漫派》和《青年德意志》,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如史雷格尔兄弟.霍夫曼.夏多布里昂、拉马丁、雨果、拜伦.乔治•桑、巴尔扎克、斯丹达尔(司汤达)、梅里美、海涅、维尔特等。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作者被迫到柏林寄居7年。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2.时代背景
  作者源于直接或简接体验,对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3.名家品评
如果把人一生成长.奋斗的进程比做攀登一座高塔,而通往这座塔顶的一级级台阶,就是人生的阶梯。一个人从母体中诞生之日起,从吸吮到咀嚼,从爬行到站立,从哇哇啼哭到牙牙学语,便开始了攀登,识字读书.学习某种技能.从事某种职业.在某一领域寻求发展,也是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在攀登头几级阶梯时,他多半借助于本能,不需要多少智能,并且有父母的扶助,因此他攀登起来比较轻松,而且大部分时光是快乐的。以后的攀登,就要靠智能与体力了,并且越往上,攀登的难度越大。当他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失去父母的扶助,甚至失去一切帮助,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而每攀登一级阶梯,都是对他的体力.智能.意志的考验。每登上一级阶梯,攀登者的眼界就会更广阔。
然而,世人在攀登人生的阶梯时,步调和速度并不一致。
有的人在登上最初的几级阶梯之后,便变得步履维艰。他们或是受贫穷所迫,或是被厄运所困,或是由于智能与体力的局限,不得不在到达某一级阶梯之后停止攀登。那一级阶梯对他们来说,犹如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在以后的生命进程中,他们不得不长久地停留在已经达到的那个位置上,为生存而付出绝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只能勉强应付世事,维持生存。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平平淡淡中度过的,但他们大多乐天知命,在他们到达的位置上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有的人在某一级阶梯之后,尽管仍有余力攀登,却过早地止步不前。这些人一部分由于胸无大志,眼前的风景使他们迷醉,他们便不愿再冒摔跤的风险或吃攀登之苦;一部分人则由于因缘时会或阴差阳错,在社会的阶梯上步步登高,或青云直上,他们志得意满地陶醉在繁华景象之中,大多以为风光无限,数十年停留在那里,直到脚下那虚幻的社会阶梯忽然消失,才发现自己所达到的高度竟是那样虚幻。
有些人则是生命不息攀登不止,他们以过人的智能与精力忍受寂寞,排除每一个前进中的障碍。他们的生命之火并不因生理上的衰老而减弱,至死都在熊熊燃烧,在一往无前的攀登过程中,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有的人登上塔的最高层,有人即使未能登上塔顶,也如萨特所言,达到了“自身的最高存在境界”。
——梅桑榆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①生字注音
陷阱jǐng  瞭望liào  瞻望zhān  忙碌lù  撒旦sā  攫取jué  充沛pèi  鲑鱼guī  停滞zhì  臆测yì  馈赠kuì zèng
②词语积累
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瞭望:登高远望。
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瞻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撒旦:圣经故事中的魔鬼。原为上帝的使者,后妄想与上帝比高下而被贬堕落。
救世主:基督教徒对耶稣基督的尊称。该教相信,世人都有罪,且无力自救;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拯救人类而降世。
攫取:掠夺。
充沛:充足而旺盛。
鲑鱼:鱼类的一种,呈纺锤形,鳞细而圆。
增益:增加,增添。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臆测:主观的推测。
馈赠:赠送(礼品)。
沙漏计:古代一种用以计时的仪器。
2.理清思路
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全文按所描写的场面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

 

     一(1—4):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表现形式尽管千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人     二(5—6):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生     三(7):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四(8—9):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3.讨论解惑
①“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
②“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
③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对这类人的性格特点写得非常充分而明确,可以作为概括要点的训练材料。试从两大方面来概括:
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
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些都是课文的原话节录,或是从原话提炼出来的。
④“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一只可爱的手”指什么?沙漏计为什么会延缓转动?
根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可以判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当然,也可以从另外方面理解,“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这种情况。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他“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全神贯注以致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一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⑤作者描述这些人群,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
作者似乎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索的精神,勇敢倔强的精神……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要弄清三点:①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与;②读懂和品味文中作者深挚的感情;③理解作者对人生作出的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陷阱jǐn   瞻望zhān   赏心悦yuè目   停滞zhì
B.攀pān登   忙碌lù   撒sà旦  充沛pèi
C.增zēng益   臆yì测   瞭liào望   鲑guī鱼
D.馈赠guì   愚蠢chǔn   厌倦juàn   领域yù
2.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A.幻想   延缓   粉身碎骨   值得留恋
B.流连   景致   乐此不彼   过得舒适
C.察看   活跃   终其一生   年复一年
D.钻研   诱惑   微不足道   热烈祝贺
3.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B.本文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上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C.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D.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
4.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生动贴切,提示了人生的总体特征。
  B.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占有欲强,渴望征服,喜欢权力,但他们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热爱生活,顽强勇敢。
  C.挖掘坑道的人是指那些技术工人,发明家,像爱迪生等。
  D.文章写了三大人群,主要是为了赞美那种顽强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5.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为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⑤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⑥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⑦在人们眼前,还有一个无穷无尽地延伸开去的广阔领域,就像撒旦在高山上向救世主所显示的那些王国。对于那些在一生中永远感到饥渴的人,渴望着征服的人,人生就是这样:专注于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军事远征诱惑着他们,而权力就是他们的乐趣。他们永恒的愿望就是使他们能更多地占据男人的头脑和女人的心。他们利用岁月,因而岁月并不使他们厌倦。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好像鲑鱼迎着激流,他们天赋的本性就是迎向岁月的激流。
⑧然而还有这样一种工场——劳动者在这个工场中是如此自在,终其一生,他们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变老了。的确,对于他们,只需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然而还是有许多他们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们了解最深.见得最多的。在这个工场里生活变了形,变得美好,过得舒适。因而那开始工作的人知道他们是否能成为熟练的大师只能依靠自己。一个大师知道,经过若干年之后,在钻研和精通技艺上停滞不前是最愚蠢的。他们告诉自己:一种经验(无论那可能是多么痛苦的经验),一个微不足道的观察,一次彻底的调查,欢乐和忧伤,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益处。因而随着年事的渐长,他们的工作也更重要更丰富。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相信在工场中,他们能够做出有益的事情。
⑨他们的工场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已够大了。它的空间已足以使他们在其中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他们是够忙碌的,因而没有霎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漏计,沙子总是在那儿向下漏着。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6.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②段作者谈人类攀登时的心理感受,即攀登时观景的感受。通过对比来描写这种感受。你是否赞同作者的看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⑤段中的加点的“矿物”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⑥段中引用阿基米德的话,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的划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是一本书
赵丽宏
人生是什么?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人人都在追赶着自己的目标,一辈子步履匆忙,气喘吁吁,却永远也无法抵达你心中的终点。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旅游,你降临到这个广阔丰繁的世界,一生一世就在天地之间游历。有的人云游四海,浪迹五洲,熟视人间百态,阅尽世事沧桑,有的人却如井底之蛙,穷尽一生,只看见头顶一方狭窄的天空。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赌博,所有的幸福和成就,所有的悲剧和失落,都是赌博的结果。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你身上和你周围发生的一切,喜怒哀乐,荣辱沉浮,都不过是梦境,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转瞬即逝。
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你本人。
人生是一本书。我欣赏这种说法。
那么,人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有的人一生坎坷,历尽磨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使人百读不厌。有的人飞黄腾达,青云有路,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字迹歪斜,不堪卒读。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涛骇浪,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犹如曲径通幽的花园。有的人一生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在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又一出万人瞩目的悲喜剧,他们的人生之书却常常含混不清,使读者不得要旨……
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书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本不同的人生之书,决不会有一本重复。这本书,你天天在写,你周围的人天天在读。只要生命在延续,这本书就要一页一页由你自己往下写,一页一页被世人往下读。
时光不可能倒流,人间也没有后悔药。经历过的事情,无法重复,更无法再来一次。你的人生之书既然已经打开,既然已经翻过去很多页,那么,且不管要翻过去的那些内容,注重即将翻开的新的页码吧。
我想,一个人,如果曾经认真地生活过,追寻过,思索过,真心诚意地爱过,奋不顾身地拼搏过,那么,不管你的地位如何,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不管你是一贫如洗还是万贯缠身,你的人生之书不会苍白虚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内容把人生都比喻成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章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人生之书大体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应该怎样理解加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精神手杖
①明朝宰相张居正,自幼聪慧,勤奋好学,被誉为神童。十三岁赴武昌乡试,湖北按察会事陈束看了他的试卷,拍案叫绝,以为录取张居正当无问题。不料,来武汉巡游的湖广巡抚顾玉麟却说“最好让张居正落第”。陈束迷惑不解,顾解释说:“居正是个将相之才,如过早让他发达,易叫他自满,断送了他的上进心。如果让他落第,虽则迟了三年,但能够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使他清醒,促其发奋图强。”在顾看来,一个有远大前途和雄心壮志的人,应该能够经受住“落第”这种暂时的挫折,让他的发展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顺利的境地,使他的意志得到磨炼。这样他就会知道,要真正干成一件事并不容易。张居正后来成为中兴明朝的一代杰出政治家,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革新政治,匡正时弊,这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忍精神,应该说与他少年“落第”的经历不无关系。
   ②人生挫折难免,源于生活中的矛盾难免。由于人们认识事物总有其局限性,对客观世界的矛盾,又总是处在一种知之甚少、不知者甚多的状态中。况且,认识到了的事物也不一定就能处理好。所以,在我们的面前,总是弯道多而直路少,逆境多而顺境少。诚然,挫折总是要给我们造成损失的,因而我们要尽量减少挫折的出现。但是,挫折一旦发生,只要处理得好,它就能够为我们深化认识提供契机,通过解析疑团,使人们变得更加成熟,也给事物的发展带来转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训,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得与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体现着人类命运遭际中的互补规律。那种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的人,只能是意志薄弱者。而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受阻更拼搏,跌倒即奋起,绝不服输,绝不畏缩不前。鲁迅认为:“不能真心领得苦痛,也便难有新生的希望。”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我们说,有挫折的人生才有力度,有挫折的人生才能称为丰富。
   ③对挫折缺乏耐受力的人,很容易把生活的某个断面.某个阶段甚至某件事看成是人生的全部,把人生的某个瞬间,视为生命的永恒。有的人习惯于人生价值的一次性“支付”,一次重大的挫折,一次偶然的失败,就倍感人生无望,意志消沉,痛不欲生,他们把人生拥有的无数个机会看成只有一次,认为一次失败,机会的大门就再也不会对自己敞开。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十几年的拼搏到了显现最后结果的时候了,中榜者欢天喜地,而落榜者则愁容惨淡,有的慨叹命运的不公,有的感到前途无望。对这样的朋友,我们劝他看一看张居正“落第”的故事。
   ④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成了巴尔扎克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磨难,铸就苦难而辉煌的人生。年轻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道你不也应该拥有一根这样的“精神手杖”吗?
6.本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文段①选用的事实论据。(不超过36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段②层层推进,论证严密。首先肯定人生挫折难免,接着论述——,最后指出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拼搏,才能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9.文段②画线句子中“岛屿和暗礁”指的是什么?“激起美丽的浪花”有怎样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全文,。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精神手杖”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认为本文的论述与孟子主张的“生于忧患”有何异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参考答案
第十二课 人生
[同步练习]
一、
1. C(A项中“阱”读jǐng;B项中“撒”读sā;D项中“馈”读kuì)
2. B(B项“彼”应为“疲”)
3. D(句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4. C(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5.示例:(1)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能弹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条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2)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沙”的乐曲;幸福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3)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有;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二、
6.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撒大帝、秦始皇等。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
7.最初的攀登是指年轻时的生活历程,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往后攀登就艰难起来,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这种感受也许对的,是作者的亲身感受或真切观察所得,但未必全是正确的,因为作者似乎对老年人的缺点.弱点看得清楚,而对老年人的心理意识和眼光.洞察力忽略了,也许老年人更留恋生命呢!
8.指人类的精神财富.思想资源。
9.印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为了劳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
10.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他“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全神贯注以致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一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延伸拓展]
一、
1.中心论点是:“人生是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你自己。”文章的前半部分列举对人生所作的各种比喻,都有一定的道理,对“人生是一本书”的比喻起到衬托的作用。中心论点是在中间提出的,这个句子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文章中列举把人生化作一场赛跑、一次旅行、一次赌博、一场梦、一本书。
3.人生是一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
4.“令读者百读不厌的”,“字迹歪斜,不堪卒读的”,“丰富细腻.犹如曲径通幽的花园”,“含混不清,使读者不得要旨”。
5.重要的不在于已经过去的,而是即将开始的,一个人应该朝前看,认真对待即将开始的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6.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磨难)。
7.张居正经受住“落第”的挫折,意志得到磨炼,成为杰出政治家。
8.如何对待挫折是事情转化的关键
9.挫折。 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10.事实论证。张居正“落第”奋起终成一代名臣。(或答高考落榜一蹶不振,或答巴尔扎克依靠精神手杖事业成功而名扬天下) 道理论证。鲁迅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 对比论证。遭遇挫折时意志坚强,勇于拼搏的行为与经受不住挫折,悲观失望,一蹶不振的表现,前后构成对比。
11.帮助人们战胜挫折和磨难的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大无畏的勇气。(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2.同:挫折.磨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奋发有为。异:孟子“生于忧患”的见解只强调“忧患”的正面作用,本文不但写了“忧患”的正面作用,也写了它的负面作用。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