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下 >> 九下二单元 >> 教案正文
《变色龙》教案设计13
        ★★★
【字体:
《变色龙》教案设计13
作者:点点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1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对话、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2、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法。

3、理解“变色龙”形象的社会意义,了解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一、作者、背景:

补充:契诃夫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一生写了九百多篇短篇小说。《万卡》、《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苦恼》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还是一位剧作家,如《三姐妹》等。他的作品常取材于俄国中下等阶层的“小人物”,通过一些日常的平凡事情,描写小市民、小官吏的自私、虚伪、庸俗之丑态。

二、小说的标题为什么叫“变色龙”?

本是一种动物,小说借这种动物颜色多变的特点,来讽刺一种狡猾善变趋炎附势的人。用“变色龙”做标题,不仅富于讽刺意义,而且形象醒目,画龙点睛,抓住了奥“变”的特点。

三、给主人公奥前加一个修饰语,并略加说明。

四、分析第一部分(1--5

1、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环境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广场上是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沉静”,“一个人也没有”说明其冷清、凄凉,“无精打采地敞着”用拟人手法按时市场的不景气,“饥饿的嘴巴”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侧面描写出市场的冷清、萧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一语双关,指明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含沙皇专制的统治,语含讽刺。这一社会环境制造了一种压抑、令人窒息的氛围,是军警统治下俄国社会的写照。这部分的环境描写衬托了人物思想性格。

五、出场的人物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出场的是警官奥:官不大,但有随从,有军大衣——这是他用来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工具。“新”和“跟”显示了他威风凛凛,但跟的只有一个巡警,而且还端着一个筛子,这就显得不伦不类,起到了讽刺的作用。

2、案件的当事人是谁?

受害者:首饰匠赫(身份低微)

案犯:小狗(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这里的描写说明狗并不名贵。

3、对于狗咬人这一普通事件,奥是怎样看的呢?

明确:认为是“案子”、“罪犯”,小题大做,暗示他借机大耍威风。

4、聚拢的看客一下子“钻”出来,体会?

写出聚集速度之快,及他们的无聊心情。

六、主人公奥在处理这件案子时变化无常反反复复,不断改变自己的判定。

1、他一共作了几次判定?几次变色?到文中划出相对应的小节。

第一次:(6-8)弄死狗,罚钱,疯豆、野畜生。

第二次:(9-13)那么小,无辜,原告是敲竹杠。

第三次:(14-17)下贱胚子,教训狗主人。

第四次:(18-20)名贵的狗,娇贵的动物。

第五次:(21-23)野狗,弄死算了。

第六次:(24-27)怪伶俐的,好一条小狗。

2、奥的这种不断变换的嘴脸具体表现在哪一点上呢?

明:对狗的称呼上。一共变了五次。

3、每次变化的根据是什么?在书上画一画。

A、不知是谁家的狗?B、将军家的狗。C、不是将军家的狗。D、将军家的狗。

E、不是将军家的狗。F、将军哥哥家的狗。

[幻灯]

七、归纳

1、奥对狗的称呼及态度的变化原因是“狗”主人的身份,狗的主人牵着他的一系列表演,“谁是小狗的主人”是贯穿故事情节的线索。

2、对比手法

作者在描写奥的语言时,让他上一次的说法和下一次的说法都形成对比,通过对比让两种互相矛盾的语言交替出现于同一人物之口,把他见风使舵的性格 刻画得淋漓尽致。

八、有一个问题,警官奥善变,但是他什么地方不变?(思想、言行等)

1、第二次:找出最关键的词。

2、第三次:表现他态度的最关键的话。

3、第四次:关键的变是什么?(欺压百姓不变)

4、第五次:不变的是什么?

九、细节描写——四次写军大衣,深刻揭露了若物卑劣的心理活动。

A、穿军大衣出场: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道具,交代了他的身份。

B、§10脱大衣,不是因为天热,而是“判定”错了狗,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转风使舵的狡猾。

C、§20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他又大惊失色,“要穿上大衣”,这里穿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掩饰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

D、结尾:出尽洋相后,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又觉得难堪,所以裹紧大衣,灰溜溜地走了。

十、主题:

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警官奥这个沙皇奴才走狗的刻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