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上 >> 八上五单元 >> 教案正文
《石壕吏》教案设计3
        ★★★
【字体:
《石壕吏》教案设计3
作者:未知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4

 

《石壕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熟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思想。

          3、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通过比较,了解杜甫诗歌风格的变化。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了解杜甫诗歌风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进入新课讲解。(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诵读。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提示是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1)、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听读课文录音。

3)、选一学生读,师生点评。

4)、全班齐读。

2、感知诗意。

方法: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到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1)、解释字词的意思。(学生抢答)

投:投宿    逾:越过   一何:多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戍:防守   已:停止     犹得:还能够

绝:没有了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2)、学生质疑字、词、句的意思。

3)、理解文意。

出示图片,学生讨论。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把这件事告诉大家。

2、写了哪些人物?你认为这些人怎么样?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质疑

1、学生自由质疑。(从诗的情节内容入手)

2、教师引导问题,加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如: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可一言也未发,最后走时也没对老翁表示安慰,你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原因是什么?

   3、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四、探究

1、          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件事,你感觉到他的心情如何?我们应用怎样语气来读呢?

2、学生齐读。

3、你认为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可从内容、构思、语

言上分析)

   情节生动

   构思巧妙

③语言精练

4、与《望岳》诗比较。(从内容、构思、语言上进行比较)

5、这首诗与前面的《望岳》比较,风格完全不同,想想:一个作者写出两篇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为什么?

   图片:唐代两幅画面。

   归纳: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我们的写作素材要来自于生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反映

源泉

板书:文学         生活

 

③杜甫的诗歌反映生活,揭露社会现实,所以有“诗史”之称。读杜甫的诗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石壕吏》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了解了杜甫诗歌的不同的风格。

3、知道了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六、作业

1、阅读杜甫诗歌,进一步理解他诗歌内容和风格。

2、背诵本诗。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