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用心体会教育的乐趣
          ★★★
【字体:
用心体会教育的乐趣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家庭自然状况:

学生“游子”,男,16岁,家住海淀区,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父亲生活,父亲无固定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算不上富裕。母亲没有因为法院的判决而远离他,时不时的给“游子”一些零花钱,并灌输其“亲其母而远其父”的理念,曾因此而被其父以“扰乱家庭安定”告到法院。“游子”的性格随其父,能说会道,始终使自己游离于父母之间,见缝插针。

来校前的情况:

“游子”初中时曾在本校就读,据原班主任反映,在校期间胆小老实肯干活,无其他不良嗜好,毕业后考入海淀区某技校,由于该校管理松散,每天的学习时间短(只上半天课),再加上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习气成风,导致该生恶习滋生:抽烟、旷课、打架、交女朋友,以至于到最后浪迹于社会达半年之久,曾因为生计问题而做过小生意,倒卖过手机,这种经历更增强了其能言善辩的本领,并在社会上结交了很多各个层次的朋友。

“病因”的分析:

家庭教育的失败:在“游子”刚刚享受到家庭的天伦之乐时,却遭遇了父母的离婚大战,而父母双方都不愿放弃这唯一的儿子,于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背道而驰,经常在“游子”面前贬低对方,这就误导了“游子”的交际观,无形中使他习惯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父母面前左右逢源,形成两面人格。

学校教育的影响:本来就自制力不强的他,又到了一个管理松散的学校环境下,结果不言而喻。况且在家庭备受重视的他,到了学校也急于想得到别人的重视。本来以为和其他学生一起抽烟、旷课、打架就能溶入到他们中间去,结果却适得其反,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所以“游子”更加自暴自弃,以至于到最后对学校教育也失去了信心,流落街头。

来校后的表现:

“游子”是转了一圈又回到本校上职高的,所以有一种“重归故里”的感觉。他自以为(也确实是)对本校的制度了如指掌,既然“重归故里”就应该摆老资格,哪管他班主任、科任老师、还是同学,统统不放在眼里,这也是人性中的一大弱点。往往这个弱点会导致人错过发挥“老资格”优势的机遇,后悔晚矣。下面举几个“游子”到本校职高后的典型事例:

事例一:记得刚入校时,“游子”就已经显现出他的交际能力了,找原来的老师,找认识的同学,就是不搭理现任班主任。那时他有事没事常去医务室找话说,别人已经很烦他了,而他仍一如既往。有一次我阻止了他,他竟然很不礼貌地说:“老师,你这样抑制我的正常交往,你当过班主任吗?”“哇噻,他居然敢这样对我说,放在以前,看我怎么归置你!”这样想着,但我并没有那么做,我毕竟不是从前的我,他也不再是初中生。

事例二:为了保证安全,不出现其他意外,我一直坚持周五放学送学生上车。开学不久后的一个周五,“游子”借口找老师而没有随队。当我送学生上车回来以后,正好碰见他从小铺买烟出来,我要求他把烟留下,他却来一句“我已经出了校门,你管不着!”我腾的一下火冒三丈,“这不明摆着拱我火呢吗?”他见我真急了,很知趣儿地把烟交了出来,冷静下来一想,他既然给了我面子,还是让他顺利回家吧。

事例三:住校学习,早上的跑操是惯例。“游子”借口他的膝盖有骨膜炎而一直受到优待,但体育课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其他同学反映很强烈。我在他父亲那儿确认了这一谎言后,一天早操吹响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号角。可他就是懒到宁愿走也不跑的程度,即使我三令五申地催促。我知道他在变着法儿的试探我。有了上两次的经验,我反倒不急不躁,乐呵呵的盯着他,直到达到我的要求。从此这个毛病没有再犯。

转化过程:

他的这种“倚老卖老”的姿态,不仅冲着我,也在学生中蔓延,所以不久后学生都很反感他,他逐渐开始痛苦、孤立,在班上几乎无立锥之地。虽然他因为尝到自己所种的苦果而逐渐气馁,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补救挽回。

措施一:利用他还有积极向上、要求入团的心理和流利的口才,委以生活委员的重任(虽然他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教会他如何开展工作,如何高质量的完成每天的值日任务,避虚就实,培养其实干精神。

措施二:他曾亲口对我说过一句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使我感到特别惊讶(我不知道在他心目中我是“人”还是“鬼”)。这说明“游子”涉世已深,但交友方式不当。为此我不定期的找他聊天,随时纠正其“墙头草”的作风,帮助其确立真诚待人的品质,并拒绝同流合污。

措施三:基于他最初的定位错误而导致的其在学生中间的人缘儿极差,又有可能受到欺负,我特别注意在公共场合表扬他的成绩,树立其形象。比如在住宿生每月的民主评议会上,学生们群起而攻击他,甚至私下采取了撤换他的行动,我动用了班主任的一票否决权,维护了他的权利;期末评比会上,我坚持把他推上了“校优秀班干部”的位置。

教育的效果:

通过上述这些工作的开展,学生们逐渐接受、肯定他了。他本人也增强了工作、学习上的自信心,逐渐恢复了踏实、肯干、好学的本色,对工作认真负责,与我的关系也转向了正常的师生甚至朋友往来。上学期我们班一学期的卫生总扣分不超过50分(校一等奖),他本人的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保持全勤,确实无愧于“校优秀班干部”的称号。至此我才真正感觉到了些许教育成功的乐趣。

教育的反思:

他曾经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过这样的话:“老师,我愿意在学校呆着,因为这儿能控制住我。但我一回到家就只有玩儿,那样的环境没法儿静下心来学习。”确实,他的个人经历、家庭环境以及交友的太滥太杂,使我对他在家的状况以及长久形成的心态束手无策,如何在当今五彩缤纷又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教会学生把握住自己?如何使一个在这种环境下已经存在很多问题的学生再次集中精力回到课堂上来?是我正在甚至长久考虑的问题。

八十年代初期出生的学生,其家长大多数都是那个动乱年代的受害者,他们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深受没有知识的苦和累,不想再让孩子像自己一样过着不稳定的生活,所以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是一味的娇惯就是暴力相加,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感受。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教育的艺术,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开办家长学校,教会他们如何关心和教育孩子。

走过了九十年代末期学生毕业的高峰期后,现在的生源是逐年减少,而学校的数量却维持不变,有的学校为了拉生源,就自作主张的放宽了入学条件,而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放弃了一个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我觉得对于各个学校的管理也应该向市场经济靠拢,走企业管理的模式,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该支持的就应大力投入,该关闭的必须关闭,应注重“精”而“勿滥”,以免污染学校教育这片净土。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