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参与式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作者:李梦桃    文摘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18
 
| 自主参与式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 
 |  
 师:今天我们进行第十三篇作文讲评。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次作文要求。(投影:  
  写作要求: 
  1.阅读《翠鸟移巢》,然后写一篇引申性议论文(不要写成读后感) 
  2.题目自拟,不少余600字 
  3.语言要流畅,书写要工整                  ) 
  (附短文《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做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生看投影。师板书“作文讲评十三”) 
  师:这次作文同学们的写作都很认真,卷面工整,字数合乎要求,卷面得甲的达百分之八十,请卷面得甲的同学举起手来,为自己鼓掌加油。未得甲的同学下次努力争取。各篇作文细读之后,仍有高下优劣之分。老师为大家筛选了三篇例文已和作文讲评一起印发给了同学们,下面请同学们速读作文讲评“三.写作指导”。(生速读。)接下来,请听读例文,注意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并为这三篇文章评定等级,最好阐述出理由。 
  生1:(朗读例文1《论极端》,内容见附文。) 
  生2:(朗读例文2《故事里的事》,本文是一篇风趣又有教益的记叙文,内容见附文。) 
  生3:(朗读例文3《可怜、可敬、父母心》,内容见附文。) 
  (三生起立,个读例文。同学掌声鼓励,师就朗读情况稍作点评。) 
  (听读阶段也是整体感知阶段,先获得感性认识,为下边议评作准备。) 
  师:请同学们以前后桌四人一组为单位,生4朗读写作指导并主持讨论,评定出三篇例文的等级。推举一位同学发言。 
  (议评阶段:自由讨论、自主发言,老师可根据发言有针对性地作以点拨。) 
  师:投影分类情况: 
  例文(1)、(2)、(3)可依次归入一类、二类、三类的六种情况: 
  A.(3)——(2)——(1) 
  B.(3)——(1)——(2) 
  C.(2)——(1)——(3) 
  D.(2)——(3)——(1) 
  E.(1)——(2)——(3) 
  F.(1)——(3)——(2) 
  师:同意A或B的同学请阐述理由。 
  生5:我同意B.(3)——(1)——(2)。我认为第三篇作者围绕“翠鸟”和“母豹”式的父母展开论述,较好地结合了实际;第一篇《论极端》充分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但事例太多,缺乏典型性和灵活性;第二篇《故事里的事》内容虽然十分充实,但引用“老爷爷”讲的故事篇幅太长,使文章成了记叙性文章。 
  生6:我同意E.(1)——(2)——(3)。例文1能够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抛开材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很符合引申性议论文的写作要求。例文2没有审清题意要求,写成了记叙文,但能联系生活,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文3写成了读后感,没有抛开材料,没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不符合引申性议论文的要求。 
  生5:我不同意第三篇作文没有联系实际的观点,因为在第三篇中间有“当今社会……”的明显标志,这说明他也是联系实际的。 
  生6:我选F.(1)——(3)——(2)。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作文讲评》“三.写作指导” 
  中“读后感和引申性议论文的区别和联系”,“引申性议论文是根据所给的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抛开材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自己观点的一种作文模式。”我觉着第一篇文章的第一段根据材料提出观点,然后便抛开了材料,联系生活论证,很符合写作要求。第三篇写成了读后感,不合写作要求。 
  生5:我也同意F了。 
  生6:我也同意F了。 
  师:同意F的同学请举手。 
  (生都举手。) 
  师:理越辩越明。其实,三篇文章独立着看,从构思、立意与表达上都是上乘之作,但放在这次写作中却有一、二、三等之分,可见在写作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审题”周密准确成了写作成功的关键。那么,“审”是什么意思呢? 
  (生查《现代汉语词典》) 
  生8读释义:“审”有三个义项,“审题”的“审”应是“详细、周密地考查”的意思。 
  (师板书“审题”。) 
  师:这类给文字材料的作文,如何审题才周密、准确呢?可以分两步,第一,审写作要求明确文体。常见的文体有四种,下面又有细小的分类。谁来说? 
  生8: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记叙文有写人叙事的分别,说明文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分别,议论文有阐述性的、评论性的、引申性的分别,引申性的又有读后感和非读后感的分别。 
  师:说得很好。(师投影文体分类情况:  
  记叙文  写人 
                                    叙事 
 
 
  说明文  事物 
                                    事理 
 
 
                              阐述性 
  议论文  评论性 
                                    引申性  读后感 
                                            非读后感 
         
  散文                       ) 
  (这就是在批改讨论中学习写作知识,在自主参与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评议阶段学生发言精彩,这是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进行拓展训练,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师:第二步,审文字材料抓写作主旨。文字材料的审读可以分三步(由生齐读投影:综观全文,分析要素,抓关键词和评论句。)下面举个例子:(师投影短文) 
  生10读: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他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然而,斯蒂芬逊并没有因为失败而灰心,:他坚信火车比马车有美好的前途。一百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火车时速可达200公里,实验性火车的速度就更加惊人了。 
  读后,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引申性议论文。 
  师:请同桌根据所学互相讨论讨论这则材料的要素和关键词。 
  (生同桌讨论。) 
  师:请看投影,对照自己的讨论,看有什么不同。谁来读? 
  生11:这则材料的要素是:人——斯蒂芬逊,物——新制造的火车和马车,事——新制造的火车和马车赛跑失败了;关键词语是:“失败”、“没有灰心”、“坚信”、“惊人”;评价性论述:一百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 
  根据要素和关键词语,从这则材料中就可以确立以下论点:(1)失败是成功之母;(2)信心是事业成功的阶梯;(3)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4)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5)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师:同学们的讨论是否一样?检验审题是否准确、周密,最快捷的办法是看作文的标题,如《作文讲评》中的三篇例文仅从标题就可看出审题的高下,再如这次作文中的一些题目(师投影: 
  溺爱≠真爱 
  节俭些母爱 
  爱的误区) 
  这些标题,是议论文的,也很新颖、醒目、有创意,却是读后感式的。 
  (师再投影: 
  勿因小失大 
  做事要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与恰到好处) 
  这些拟题是引申式的,从这些拟题就可看出审题十分周密准确,下面请同学们自主评改同学的作文。请先速读“作文讲评四、批改分析”,再结合这节课的学习,综合评议,特别要注意审题、拟题是否恰当,注意评语的格式,书写要工整。 
  (生前后桌交换批改,写评语。) 
  师:同桌交流一下评语,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评语。 
  生12:我批改的作文题目是《谈人们仿翠鸟移巢》。评语是:本文从所给的材料中得出启示,阐明了过分溺爱的后果,要注意分清引申性议论文与读后感的区别。另外,字迹工整,卷面洁净。得分70。 
  生13:我批改的作文题目是《谈爱》。本文论点鲜明,字迹工整,没有把引申性议论文写成读后感,但有些事理不大准确,比如第二段说“孩子感冒了打针”难道就是溺爱吗?总的说来较成功,望继续努力。得分75。 
  师:看来,同学们已明确了审题和拟题的重要性,掌握了审题和拟题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下面进行两个拟题训练,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师再次投影关于火车发明的短文。)读后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引申性议论文。拟题时请不要与前面的重复。 
  生14:我拟的题目是《暂时落后不等于永远落后》(理由约117字。)还可以联系我们中国的实际,虽然暂时落后,最终会有一天赶上世界先进国家。(掌声。) 
  生15:我拟的题目是《时间——最公正的审判官》。因为是时间让人们对火车、马车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劣有了共识,所以我拟了这个题目。 
  (其他发言略。) 
  师:同学们拟的题目都很好。下面练习一个难度较大的。(师投影文言短文《西施效颦》。) 
  (生看投影,思考,三生起立口述所拟题目并简释理由。) 
  (由改到练,进一步拓展训练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巩固本课训练目标。) 
  师: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拟的题目也各有特色。拟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只要合乎要求,说出理由就行。下面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审题过程。(生回顾,师投影:一审要求明文体,二审材料抓主旨。) 
  (总结归类,本着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评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下面布置第十四篇大作文,再训练一篇给材料作文。(师投影作文材料,下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