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2005年中考作文预测及展望
        ★★★★★
【字体:
2005年中考作文预测及展望
作者:未知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30

2005年中考作文预测及展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根据上面的要求,结合近几年尤其是04年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现就05年作文命题的走向作一些预测性分析。
   
   
一、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份量将进一步加大,命题形式仍呈多样化之势。
   
   
2005年中考命题形式将在04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依然呈现多样化趋势。
   
   
首先,话题作文份量继续加大。《语文课程标准》主张: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话题作文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给学生张扬个性、尽显才情提供了舞台。话题作文的写作自由恰恰迎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再说,从2000年中考以来,话题作文渐呈上升趋势。直至2004年的中考,各地的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已占据多半江山,2005年,话题作文份量将有增无减。在话题的选择上,命题者将会尽量避开被媒体反复炒作的热门话题。不过,选择的话题一定会有利于调动考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累,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给人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之感,便于真实地考查学生的作文水平。
   
   
其次,命题作文比重将近一步下降,多命题形式将加大。命题作文由于对考生的写作自由限制比较大,从考查考生写作水平的要求上越来越不适应。但从近年来,尤其是04年各地中考命题看,提供两三个供选择的作文题,让考生自由选择已成为时尚。不少命题作文也设置了提示语或引导语,或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或帮助考生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或帮助考生拓宽选材空间。如上海中考就是提供了《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和《我的视线》两个题目供考生选择,并且设置了提示语。
   
   
其三,半命题作文仍会独领风骚。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给考生比较大的选择余地;既能让考生张扬个性、尽展特长,又有所限制,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因此,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比重所占比例在加大,03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北省荆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广东省、云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等十几个省市都采用了半命题形式,几乎占全国省市的三分之一。04年,这种半命题形式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05年,半命题作文态势仍将会保持平稳趋势。
   
   
二、命题内容:关注成长历程,贴近生活,关注人生、社会,崇尚美德,体现辨证思维、人文特色。
   
   
1、关注学生成长历程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特别是04年的中考题,可以发现,关注学生自我的成长历程已成为考试的热门话题。如陕西以“承诺”为话题,淮安以“认识自己的特长”为话题,泰州以“掌握在自己手里”为话题,山东临沂以“真实的我”为题目作文,都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成长过程,这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特长、个性展示的过程,是对考生内心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等的纵深揭示。在这—过程中,将反映出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思维质量的高下。
   
   
2、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崇尚美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明确地提出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语文是一门植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课程。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的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指出,学生要学会“关心家庭、朋友、社会、其他物种乃至地球”。因此,贴近生活,关注人生、社会和自然,将是以后作文命题所关注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的内容越来越多地与考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相联系,引导考生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关注生命,关注人性美、人情美,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对家庭的责任感、道德感、使命感。如03年四川省的“交往”、重庆市的“责任”、 浙江省金华市的“追求”、宁波市的“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云南省的“真情告白”、山西省长治市的“桥”、辽宁省的“角色”,山东淄博市的“心中的太阳”等。这些作文话题,有的甚至加上导语和提示语,明确要求考生在选材、立意上注意关注人生,关注社会。04年连云港市的“协作”话题,扬州市“超越自我”话题 ,南通市的“倾听”话题,济南市的 “感悟美丽”话题,同样比较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3
、倡导哲思、思维认识,体现人文特色
   
   
近年来高考作文加强了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文化底蕴的考查。受此影响,中考作文命题也逐渐增加了思维和文化内涵的容量,考查学生透视问题的能力,思想的广度,思辨的深度,文化的厚度,以哲学的思辨性与文化特色拉开中考作文得分的差距。如广东湛江市的“生活因____更精彩”与“生命因____更精彩”,山东烟台的“悟与悔”,宁波市的“小”或“小和大”,常州:“接受与付出”等,都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考察;无锡市的请以“——读××××有感”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就自己读过的课外名著(或文章)谈一点体会和感想,武汉市的“以人为本”,江苏南昌市的“和”,徐州市的“名人的魅力”等则侧重于对学生文化底蕴,文化积淀的考查。
   
   
再看04年宜昌中考作文题:
   
   
看到下面这两组词语,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它们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中提出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或讲述一个故事,或抒发你的感慨,或发表你的观点。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如果写诗,不少于20行。
   
   
春节 端午节 饺子 元宵 京剧 风筝 龙舟 春联 中国印 牛郎织女……
   
   
圣诞节 情人节 麦当劳 巧克力 奥斯卡 迪斯科 牛仔 亚当夏娃……

   
   
要求:话题必须与文化有关,不要简单地选择一个词语,写成类似“春节记事”、“风筝随想”、“话说迪斯科”这样的文章。

   
   
这是一道从多方面入手考察学生的好题,它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它新颖而独特。既紧扣时代脉搏,又能拨动考生成长的敏感神经,且颇具文化韵味。放眼改革开放的现实,东西方文化正在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华夏大地正在经历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有些人因此模糊了视线,迷失了方向,不是闭目塞听,就是来者不拒,不辨优劣,兼收并蓄。这无疑是于国于民于人于已都极为不利的。这道题,可以说是从以上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考察。
   
   
当然,迎战05年中考作文,苦练写作基本功,多读多写是主要的。但透视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探索其内在的规律,至少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平常的作文训练时得到一些前瞻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