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授人与渔,受益终身
        ★★★
【字体:
授人与渔,受益终身
作者:谭丽莹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授人以渔,受益  终  身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韶关市第十中学  谭丽莹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我们的课堂教学,其最终的目的不也是为了“授人以渔”吗?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要达到“自能”,必须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而质疑是主动探究的第一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 、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 、是学生阅读的需要 、是师生互动性原则的体现 。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我想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
我们的学生很少有对所学的内容向老师质疑的。难道他们真的没有疑问吗?我想肯定不是,茫茫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成绩差的甚至一般的同学不知问什么,成绩好的对语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是认为,已经学会,没啥可问,还有的根本不敢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此不能质疑,何谈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呢?中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吓到九霄云外去了。而“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
因此,要引导学生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如此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我努力在教学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保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对此,在课堂上,我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如“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谁能把大家问倒?”“你真会想”“你的看法很独特”“你敢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提上来了。同时,我允许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或坐着发言、插话。此外,我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与我们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持之以恒,就培养了学生乐于质疑、勇于质疑的好习惯,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质疑氛围。从学生七嘴八舌提出和回答问题的“嘈杂”声中,你会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我认为学生“出声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学生的即时思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二、          扩大质疑的空间,培养质疑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也曾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如讲授《孔乙己》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寻找名字来源。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如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一个善学的人,疑将贯穿其学习的全过程,而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使学生将其“疑”提出并加以解决,长久下去,学生质疑的兴趣会大大降低。那怎样保持学生质疑的兴趣呢?必须扩大质疑的空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质疑,课外也可以质疑,不仅可以对老师质疑,学生家长亲朋好友都可成为质疑的对象,不仅可以对语文所学内容质疑,而且可以对相关知识、相关学科质疑。扩大质疑空间,可以引发学习探索的内驱力,培养质疑的兴趣和能力。
三、          指导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学生在质疑时,往往不知如何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循循诱导,点拨促思
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要要求学生读课文。首先,在泛读的基础上,循循诱导让学生抓住质疑的关键点:文眼、字眼、特殊含义的词句、修辞手法、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的选择、作品的构思、主题等。此点拨促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迅速深入课文,体验到质疑成功的快乐。
   其次,让学生抓住疑难点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想适应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疑难点,在读中解疑,这样顺藤摸瓜,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再次,抓住空白点质疑。“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是妙不可言的。在许多文章中,作者都会留出些空白的余地,引人遐想,含义深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目于“言尽意未尽”之处,去寻找“意无穷”的乐趣。
2、反复精读,悟出道理
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 ,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不断地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悟出某个道理,并通过说或写表现出来 。
另外,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有设计质疑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提问题不读书,把自己一些想法及疑问写在预习本上。有意识让学生去找疑。如新教材中的《山的那边》是一首抒情诗,它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意象壮阔,意蕴丰富。适合反复读,不仅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悟出哲理,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各自放声读,读准字音。四人小组对读,读出韵味。自由上台表演读,读出情味。在此基础上,每人就自己的感悟,提出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自己解答,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山”和“海”在诗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为什么“海”的梦对我有如此的诱惑?作者所说的全新的世界你认为是什么样子的?诗人为什么能做到失望而不绝望?……在熟读领会全诗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诗的内容创造性的扩写作文。扩写前可让学生讨论作文的题目以开阔思维。(附作文题:1、梦,载我飞翔2、理想的彼岸3、无情的大山4、窗边的梦5、梦的种子发芽了……)领悟式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培养领悟和揣摩能力。就知识传授而言,它主要是解决 “为什么”的问题。经典范文或精彩片断的背诵任务也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如果一个人常常拘泥于现在的东西,包括现有的问题答案,那么这个人的思维就是固定不变的。
3、  想象训练,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注重了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把想象力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如,我们可就课文来拓展思维点,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情况。例,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落难的王子》,就可补充材料说明他多愁善感的性格、突遭厄运时的心理及行动、在磨难中表现的非凡勇气、大彻大悟后的豁达等。再如《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貌,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直接描写,有为她美貌倾倒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侧面描绘。但罗敷的相貌到底什么样子,仍模糊不清。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时,我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谈谈你心目中的秦罗敷模样。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所见的美女形象去再造,用自己的美学经验去补充丰富罗敷的形象,使每个学生都在心中创造出了一个罗敷的形象:有丰盈健美的,有苗条俊秀的;有鹅蛋脸,有满月脸;有杏核眼,有丹凤眼;有柳叶眉,有卧蚕眉……总之,在学生心目中是自己认为最美好的。这样比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形象更完美。
同时也可让学生想象与课文情节发展不同的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可试着更换结局来拓展思维。让学生做出种种可能的设想,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如:杰利找到的是“我”的母亲……杰利没有找到我的任何亲人……杰利在途中劝说伙伴们一起回来帮助“我”……杰利被伙伴们恶作剧地拉走,不允许他去报告“我”的家人,也不允许他独自来帮助“我”……这种改变课文内容的的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4、 疏导释疑,求异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初中语文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因为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如有写顽强生命力的“紫藤萝瀑布”,有写让人怜爱的“白蝴蝶之恋”,还有写物候现象的“大自然语言”…….。所有课文记叙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创造精神。《勇气》中美国伞兵的两次冒险,法国女人的冒险救助,《杜戏》中对往事的回忆,对难忘生活的体验,《月亮上的足迹》中,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壮举。以上种种的创新,无疑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
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同时在释疑中,不要统一为一个答案,要鼓励、提倡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教材和新教材都出现的《曹刿论战》一文,教授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平民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如《陌上桑》中的使君的形象,学生们就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使君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青年男子对自己心仪女子的追求。从“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一句看出使君的彬彬有礼。而不能简单的说使君调戏罗敷和提出无耻的要求。也不能凭一句“宁可共载不”就说使君有肮脏的灵魂。
我认为此过程可鼓励学生养成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他人,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作为要教师要宽容,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哪怕是幼稚甚至错误的观点,(当然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要迫使学生钻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不要让现成的结论禁锢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5、  团结协作,尽显潜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当今社会越来越 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否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领悟、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建议等。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一是注重信息的多向互动式交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教学的重点 、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点,采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互相探讨、议论交流。二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保证学生个体自主性学习的质量,让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有相互交流的必要。其次教师在此时要注意以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并在关键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以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情感交流 和相互启发,甚至辩论,从多方面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是注意在合作学习时,探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面临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有利于让学生不同的思路尽可能出现,并进行碰撞,同时又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中相互接纳,既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又尽显了他们的学习潜能。作为教师要追求新的语文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启迪学生灵性,使他们会思想,做到疑中有进,疑中有成。力求让语文课堂成为说“坛”,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利用这种气氛激活学生的灵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今天,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无疑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孜孜不倦追求。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