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切勿忽视“背功”的培养与训练
        ★★★★
【字体:
切勿忽视“背功”的培养与训练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头脑里记住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因为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是人们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依据。“储存”就是将输入的知识信息最大限度地保留在人的记忆里而不是本本上。而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不能储存,学习活动就无法深入发展。不断地储存,逐渐地积累,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而储存积累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方式,便是背诵。“熟读成诵”是重要的读书之法。在人们对“死记硬背”的一片批评声中,我想说,还背诵以应有的地位吧。

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实则巧妙。”诸多古代先贤、现代大家何尝不是从“背”起步而走向辉煌的?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吴晗13岁以前背完了十三经,梁启超在30岁前把《史记》都背了下来,郭沫若的超人“背功”更是尽人皆知令人惊叹。这都为他们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读、诵、悟是一个连贯的基本过程。如果没有“诵”这个中间环节,没有一定量的储存积累,理解、感悟几乎是不可能的。显然 ,在这一过程中,“诵”与其他环节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环。

从人的生理规律来看,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这时记下来的东西常常印象最深,终生难忘。梁启超先生就说他年轻时背诵的《史记》,到50岁时,书中的七八成内容都还记得,并能在他写作时根据需要在文章中适当地加以运用。我们这些成年人现在不也正因为少时的记忆而受益无穷吗?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背功”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学生“背功”的训练。并且应当在大力提倡背诵的同时对学生导之以法,助之以力,鞭之以策,并最好能够以身作则,以己为范,师生互励互动,优质地完成“背功”训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学中可以从多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甘于下水,必要时在“备课”的同时也要“背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躬亲示范作好表率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教学素养,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可以亲身体验文章背诵的难点、要点和背诵的最佳方式和途径,这样就可以指导学生高效而轻松地背诵。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导之以法,助之以力,变“硬背”为“巧背”,要帮助学生理清背诵线索,确立关键词语,这样学生根据线索和关键词语背起来必定事半功倍。

当然,加强“背功”训练才是提高学生背诵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此,教师可以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搞活背诵教学,使学生背出兴趣来。有几种方法,笔者屡试不爽,各位同仁不妨一试。一、“跟进式”,即教师选择领起任意一段的开头句,学生立即跟进背完整个段落。二、“接力式”,即当前一位学生背诵部分刚结束,教师快速点出另一位学生以接力的形式顺着文章往下背。三、“挑错背”,即教师先指定一位学生开始背诵,一旦背诵过程中出现错误,别的学生马上纠正错误并续背下去,以此类推。这样整个背诵过程紧张而又活泼。四、“对仗背”,这种办法大多适用于古诗文。即教师出上句或下句,学生抢对下句或上句,用此法可以强调性地检查背诵古诗文中的重点句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以上几法适用于课堂训练,这些形式的背诵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持续高涨,气氛一直活跃,在这种状态之下,“背功”训练无疑会有很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

强化“背功”训练,对于丰富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背诵,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是十分有益的。而“背功”的功用更多地体现在课外,而且随着每个学生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加强 ,其意义将愈加突出,甚至惠及整个人生。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