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7)
作者:刘得新  文章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9 22:05:0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快速审题作文

【设计思路】

运用添加因素法进行快速审题作文。使学生理解什么叫因素和什么叫添加因素法,并能灵活运用添加因素法审题、写作。

【导写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交流,活跃气氛

1.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最喜欢干什么?(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首先请同学们齐声说学生10遍,然后齐声说生学10遍,速度要快、声音要响亮。在学生说完最后一个生学时,不给学生喘息机会立即问:老师最怕谁?学生的回答多数可能是学生,教师据此引导:同学们这样回答是受思维的定势的影响。

2.同学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它们俩谁跑得快?注意不要进入思维定势。

3.四边形剪去两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回答后明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小结:本堂课希望大家认真听讲,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大胆创新,相信大家的回答一个比一个精彩。

二、设疑导入

教师提问:谁能以为话题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然后用一句话对自己进行概括呢?(学生作自我介绍。)

教师小结:经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发现,在题目中所添加的内容越具体,介绍得就会越有条理,越清晰,在写作上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审题,这就是本堂课我们要学习的审题方法——添加因素法(板书)。

三、展示目标

1.理解因素因素添加法

2.灵活运用因素添加法审题、写作。

四、导学达标

1.方法指导。

(1)明确什么是因素。

因素也就是限制条件,有些题目,命题者有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了审题难度,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目就会显露出来,化难为易,很快完成任务。

(2)题首添加因素法。

举例:①爸爸,②我的爸爸,③我的好爸爸,④我的大公无私的好爸爸

第①道文题只有一个因素爸爸,第②道文题有两个因素爸爸,第③道文题有三个因素爸爸,第④道文题有大公无私爸爸四个因素。从上面四道文题我们可以看出题目的因素越多,意思就越明白,也就越好写,相反题目的因素越少,意思就越空泛朦胧,不知道该怎样写。因此在审题中,碰到因素少的题目,我们就可以在原题上添加新的因素,使题目的内容变得具体,中心意思变得明白,一看就知道该写什么。当我们知道一个题目要写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中心意思时,审题的任务就完成了。

(3)题后添加因素法。

刚才举的例子是在文题前面加因素,我们把它叫做题首添加因素法。还有些文题,也可以使用题后添加因素法,如星期天,我们可以使用题首添加因素法,在其前面加上快活的有意义的烦恼的等因素,但是我们不要受思维定势影响,还可以在题后添加因素,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文章的取材范围就会更广。如星期天,我们可以怎样在题后添加因素呢?(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星期天不要补课星期天真烦恼星期天作业真多星期天帮做家务活等等。

(4)题中添加因素法。

还有一些题目,题目中已有好几个因素,但题目的意思仍然不够具体,给审题和写作带来困难,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题中添加因素法审题。

例如:《记一次班队活动》这个文题,原题虽然已经有了四个因素,但意思仍然比较空泛,不知写什么好,如果运用题中添加因素法审题,很快就可以抓住中心,找到题材,我们可以在题中添加哪些因素呢?(学生思考回答。)

师生讨论明确:可以在题中添加因素美化校园,使原题变为记一次美化校园的班队活动;可以添加因素向贫困学生献爱心,使原题变为记一次向贫困学生献爱心的班队活动;可以添加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使题目变成记一次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班队活动;还可以添加尊师守纪,这样原题就成了记一次尊师守纪的班队活动

小结:刚才具体介绍了添加因素法中的三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加快审题的速度,在写作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分别采用不同的审题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以提高审题能力和审题速度。

2.范文导航。

通过投影仪展示作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文略)。学生看后分析作者添加了什么因素。

五、目标检测

1.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审题。

①《我的一天》;②《语文课》;③《陌生人》;④《一次家务劳动》。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随便说哪一个。

小结:注意事项(投影展示):

(1)添加因素只是一种思维活动,添加的新因素不能写到原题上,题目不能改。

(2)添加的因素与原题的因素要保持同一性,不能异化。

2.教师从事先准备好的几道题中任取一道题命题。

第二课时

1.学生审题、构思、写作。

  2.师生讨论。讨论学生习作的审题、构思方法及文章的优缺点。

3.师小结。

附:授课时目标检测实录

生1:对于第一道文题,我使用了题中添加因素法添了烦恼。通过写星期天的一些事,如,做繁重的家庭作业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然而,我们的负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加重了。连星期天也得不到休息,真是负负得重(正)了。通过写此文表现出我的不满,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生2:对于第二道文题,我使用了题后添加因素法。我添加了真精彩使题目变成了语文课真精彩

师:哪堂语文课真精彩?

生2:就是这堂语文课。

生3:对于陌生人这个题目,我使用了题后添加因素法,把原题变成了陌生人,您在哪里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生3:一次随父亲坐公共汽车去宿州走亲戚,车行在半路时,有的人打起了瞌睡,忽然有一个扒手把他那肮脏的手伸向正在打瞌睡的人,一个、两个……这时没有打瞌睡的人敢怒不敢言,我想喊,但又不敢喊。突然,一个瘦弱的女孩站了起来……

师:你说得很好,这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如果你写这篇文章,打算确定什么样的中心?

生3:扒手行窃,是社会上的一个丑陋现象,对于这类现象,我在这篇文章中不想对此发表意见。我想说的是,那些善良的人们看到扒手行窃为什么无动于衷呢?从而呼唤人们应该向陌生人学习,学习她那种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她那样,试想,扒手还能得逞吗?社会风气不是越来越正吗?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通过使用题后添加因素法审题,抓住了中心,找到了题材,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最后一个文题,同座互相交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