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课中活动充分——《过故人庄》教例评析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语文潮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5 9:34:2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8.课中活动充分 ——《过故人庄》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 教学思路:读与品。 品读诗的意境时,老师这样提问: 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 (有的说: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有的说:我看见了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有的说:我看见了村民们。有的说: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孩子……) 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听见了什么? (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我听见鸡在叫:“喔!”“喔!”鸭子“嘎!嘎!”……我听见诗人与朋友在举杯祝福……) 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闻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发言:我闻到了稻香!我闻到了菊花香!我闻到了泥土香,我闻到了大自然的清香……) 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 (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心情……) [评 析] 这是一个微型教例。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教者深知这一点,在他的巧妙点拨下,同学们尽情想象,仿佛在与诗人同行,仿佛携着诗人的手走进生活,感受到乡野生活的气息。 对这个简洁明了、明白如话的教例,从“教学艺术”的角度上也许没有很多的评价语可说, 但它从设计思想上给我们以启迪: 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设置了非常充分的“课中活动”,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热烈。 值得注意的就是这“课中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好多好多的教师没有注意对“课中活动”进行深刻的设计。 所谓阅读教学的“课中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发展智能、培养情操的操作演练;就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充分地想办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课中活动”这个概念很好理解,然而多少年以来,它却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凡是死讲硬灌的,凡是满堂讲的,凡是教师独占讲台的,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课中活动,有的只是老师的讲。所以,虽然“课中活动”只有四个字,但是要把它做好、做得有艺术性、做得有科学性,却也是十分的不简单。 所以,为了更好地更快地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对他们的挑战,我们要正确认识“课中活动”,让这个美丽的万花筒“靓”起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