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4年首批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中考作文试题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7 18:49:3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1.四省(区)(湖南·长沙市开福区、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宁夏·灵武市、山西·曲沃市)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在5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题A: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欣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 请以“经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B:《善待 (亲人、生命、自己……)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2、重庆·北碚区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作一题。 题A:愧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惭愧不安。愧疚,可以让我们“三省吾身”,净化自己的灵魂;愧疚,可以让我们对朋友多一份真诚,多一分美好。冯骥才说:“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在我们的经历中,总有那么一些为之愧疚的人,为之愧疚的事。请以“愧疚”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题B:《体验 》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亲情、综合性学习、合作、探究、成功……),将题目补完整,然后作文。 作文要求:文体自定。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师生姓名和学校名。 3.广东·深圳市南山区 作文 题A:标题作文:《故事发生在我们小组》 题B:话题作文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你的心灵,增长你的见识,引发你的思考,丰富你的体验…… 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融入社会,你的成长将会因此而更加精彩! 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写作;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25行);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 4.广西·南宁市 作文 有一位老人乘坐火车,在行进途中不慎将一只放在车窗边的新鞋子掉落车下。他思索片刻,索性将另一只也扔了出去。众人问其原因,他说:“我留下一只鞋子已没什么用了,扔出去,万一有人捡到它,还能配成一对鞋。人,有时候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是的,在生活中,尽管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但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放弃的,比如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在上课与上网之间,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在外出求学与减轻父母负担之间……都需要我们作出选择,学会放弃。 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5.贵州·贵阳市 作文 可能你曾流连过桂林的奇山异水,可能你还沉醉过鼎湖山的灵山秀水,也可能你更神往贵州的真山真水。总之,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仍衷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山那边、水一方的某个感人故事;因为它,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许我们会纵情山水;也许我们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许还会去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也许…… 请以“山水”为话题,联系自身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6.海南·海口市 作文 下面两道作文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人名) 题A:小草渴望雨露,花儿渴望绽放,雄鹰渴望蓝天,骏马渴望驰骋,溪流渴望江海…… 请以“我渴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亦可,不少于20行),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题B: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 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依据材料中的一个关键词、一句话或几句话,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定(诗歌亦可,不少于20行),题目自拟。 7.河北·鹿泉市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初三时,第一天上生理卫生课,老师就在教室后面的墙上挂了一幅人体解剖图,图上标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整一个学期,那幅图都挂在那里。 临近期末的一次考试,我们一走进教室,那幅解剖图便被老师收起来了,而整张试卷也只有一道试题:列举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抗议:“老师没有讲过,我们也从来没有学过。” “这不是理由。”老师微笑着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墙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答了一会儿,便草草交了卷。 “请同学们永远记住,”老师忠告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东西。” 要求: ①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③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 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黑龙江·宁安市 作文 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诗歌不少于15行,其他文体不少于500字。③作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题A:上网热、追星热、开车热、旅游热,读书热、考研热……“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许你目睹过、参与过,也许你迷失过、追寻过……无论怎样,“热”都体现了你对生活的关注和热情。请以“热”为话题,抒写你的经历或思考。 题B: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一次小小的转折也同样意味着新的开始。心情转变是开始,误会消除也是开始……在迈向开始的瞬间,审视已结束的失意或成功,畅想即将到来的精彩或挑战,都是幸福的、愉快的。请以“开始”为话题作文。(提示:标题可以出现“开始”,如“起点”“出发”。如果你喜欢,这几个题目可以选用,有自己的创意更好!) 9.青海·湟中县 作文 请在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题A: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飞上月球”等。 题B:美国作家威尔逊说:“理解无疑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在生活中,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相互信任的基石,是消除隔阂的良药…… 请以“理解”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