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雨铃铛 | ||||||||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4 16:38:3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教案示例 双榆树中心农科附小 崔芬萍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应用综合识字法认识本课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3、创编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品味语言魅力、积累语言、发挥想象力。 2、运用综合识字法进行识字。 教具准备: ① 铃铛1个; ② 课件、磁带、录音机; ③ 磁钉、卡片(补充:呼 快 新); ④ 课前贴上“柳树、燕子”,板书音节; ⑤ 识字记录卡; ⑥ 学生准备: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师举起铃铛晃动两下) 2、板书:铃铛 读读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 3、同学们你们见过“雨铃铛”吗? 4、板书:雨(课题变成雨铃铛) 这个“雨”和“铃铛”有什么关系呢? 5、我们还是来看看雨中的情景吧! [点评:以实物“铃铛”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地认识“铃铛”两个字,再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在看雨景时,知道“雨铃铛”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雨中漫步 1、课件:雨景、雨声 2、师:谁来说说“雨铃铛”指的是什么? 3、生:(雨水顺着房檐滴落下来的小雨滴像小铃铛。) 4、师:著名作家金波爷爷听着雨声看着雨景浮想联篇写下了一首清新别致的小诗——《雨铃铛》,你们想听听吗? [点评: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入了诗歌美的意境之中,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知道了雨和铃铛的关系。] 三、初读诗文 1、课件:读文(学生边欣赏雨景边听) 2、师:你喜欢这首小诗吗?快把书打开P58读一读吧!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起来,让大家帮你。 [点评: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激起了阅读这首诗歌的愿望。] 四、品读背诵 1、想一想:为什么把春雨比作“雨铃铛”呢?你觉得雨声还像什么?(雨声像琴声、珍珠落地声、炒豆子声……) 2、找出描写“雨声”的词语,再读一读: 沙沙响 丁零当啷 3、放在文中应怎样读呢?学生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师可以范读指导(生评)。 4、分组:选喜欢的方式读,来感受雨中的世界。 5、小组汇报朗读 6、大家评议(自评、互评、师评) 7、背诵课文 课件:为画面配乐 [点评:学生在品读的同时进一步受到诗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美妙无穷。] 五、自主识字 1、师:我觉得你们就像一群小燕子,我们一起来盖房子吧!其实盖房子很简单,你只要记住这些字就能盖房子,让我们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些字吧! 2、出示卡片(边读、边说识记方法、边分类贴在黑板上):①、沙、串(编字谜); ②、招、呼、快、盖、响(动作、表演); ③、房檐、新(观察法); ④、 铃铛(结合实物记); ⑤、 洒、珠(分析结构法)。 [点评:鼓励学生根据字的特点采用多种识字法灵活识记,特别是识记“招、呼”两个字时,让学生向周围的同学、老师打个招呼,知道打招呼要用“手”和“口”,很快记住“招”有提手旁,“呼”有口字旁。] 六、“盖房子”游戏: 请学生把字卡放在相应的音节下面,师板画一座房子。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组成词再说一句话。 [点评:学生积极性高,从而顺利完成“字——词——句”的训练。] 七、反馈识字: 1、拿出识字记录卡:师讲清要求 *******识字记录卡******* 2003 .4 .11
2、同桌用字卡互查,查后填表 [点评:同桌间用小铃铛奖励:全认识了得到6个小铃铛,可涂上对方喜欢的颜色,错1个得到5个,依次类推。同学们对此项活动兴趣极浓,效果很好。] 八、课中休息: 小雨沙沙(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九、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2、课件演示:(难写的生字)学生仔细观察:①、字在格中位置、结构; ②、笔顺; ③、笔画;说一说: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点? 3、生描描、写写(边描边说) 4、反馈、评议(自评、互评、师评) [点评:按“观察——提醒——描写——评议”四个步骤来指导写字,“评议”包括自评、师评、他评。相信长此下去,学生的写字水平会得到提高。] 十、想象创编 1、再读课文,问:春雨还在“招呼”谁? 2、想一想,说一说春雨还会落在哪里?会引起什么变化?(创编课文) 3、小组汇报:本组成员共同创编的课文 [点评:学生通过分组交流,讨论协商体会创编课文过程中的乐趣,学生们在参与中相互启发,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十一、作业:自主设计 板书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