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体现课程理念的踏脚石——课程与教学策略的运用 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8 23:50:0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定下了课程的框架安排,笔者认为课程施行的策略也该有策略。笔者建议的课程 施行策略是CIPP形式的施行策略: Course 脉络——课程的要求 Input 输入——各阶段的目的 Process 过程——学与教的过程 Prduct 产出——学习成果/学生透过学习后的表现 笔者试以一个写作课程对相关的策略作解释
有效的课程安排,必需有系统性和策略性,语文老师必须明白课程设计者于设计语文课程的时候所运用的策略和安排,方能有效的施行课程。 课堂的教学策略 新的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故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宜注意教学的策略,按新课程的建议,是探究性学习的经历学习。同时,也该为学生定下学的策略。学习的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被学习者用来促进学习效能的活动(Mayer,1987)。下例是一个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安排: 课题:太阳(人教社·第九册) 年级:小四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目的: 1.以[SQ4R]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SQ4R:Survey[扫瞄],Question[思考],Read[阅读],Recite[背诵], Relate[联念],Review[复习])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能读出并书写下列生字:合、兽、殖、蔬、炭、蒸、菌、疗 教学策略: 让学生先思考课题,对课文内容作出猜测,然后进行阅读。 时间(分钟) 2.学生组织思维,并写下自己的猜测于工作纸上。 2.Question[思考] 2.老师请5-8位学生向全班分享各人的猜测。 2.说话 2.学生盖上课本,思考先前写下的预测,然后修正先前的预测,把修正亦写在工作纸上。 2.Recite[背诵] 2.老师请3-4位学生向全班分享修正前后的比较。 2.理解 2.总结课堂: 1)初步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 从教学设计所见,教师在设计这个教学时,清晰目标的定位,锁定教与学的策略。也绝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结语新的课程带来了新的意念。语文课程设计者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作出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也该让课程的执行者理解他们设计的意念和策略。老师们在清晰课程设计者的设计策略后,也该因应学生的能力、兴趣、和课程的需要,定下校本的语文学习策略和课堂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 要高效体现语文课改的理念,必先让老师掌握的新课程设计的策略及增强他们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掌握,不然的话,那必定是事倍而功半的课改。
文献参考 马建之主编(2004)。《小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子建、黄显华(1994)。《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马建之主编(2004)。《小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发展议会(2001)。《课发展路向——学会学习》,香港,香港政府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发展议会编订(2002)。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香港,香港政府印务局。 Richard E.Mayer著名林清山译(1997)。《教育心理学——认知取向》,台湾,远流出版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