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引力常量的测定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3 0:23:4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节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讲解例题 解:关于同步卫星的知识请学生回答: 1、同步卫星的周期是24h; 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等; 3、同步卫星必须在赤道上空;(追问学生为什么?)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在解决此题时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和充分理解,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卫星绕地球的轨道。 例题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 解: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学生在解决此题后,教师提出问题: 1、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补充说明:卡文迪许是最富有的学者,最有学问的富翁,并对卡文迪许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亨利·卡文迪许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的一生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许这位科学家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出色者,但在科学研究中不愧为一颗闪亮的明星。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公爵的后裔,因为他的母亲喜欢法国的气候,才搬到法国居住。当卡文迪许两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于早年丧母,他形成一种过于孤独而羞怯的习性。 2、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教师可用展示扭秤实验的图片并详细解释有关物理问题。(教学建议中有资料) 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1)两个1千克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他是如何解决的? (2)力很小读数如何解决的? 3、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和单位?
4、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无法观察到呢?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探究活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