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牛顿第二定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3 0:16:0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教法建议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研究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保证: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介绍数据处理方法(替代法):根据公式 以上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本节书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也可利用气垫导轨和计算机,变为定量实验.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小车质量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小车产生的加速度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1、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即 2、力的单位的规定:若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则公式中的 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达式为: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公式中的 举例: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合外力是物体 所受4个力的合力,即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在桌面上推粉笔盒) (2)矢量性:公式中的 (3)瞬时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静止物体启动时,速度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物体具有加速度. 汽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由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当刹车时,牵引力突然消失,则汽车此时的加速度仅由摩擦力提供.可以看出前后两种情况合外力方向相反,对应车的加速度方向也相反. (4)力和运动关系小结: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以上小结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同时可以让学生考虑是否还有其它情况,应满足什么条件.
探究活动 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