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术学科教学评价方案初探 |
作者:lalala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23:19:1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设计理念: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中越来越关注人性化的内容,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为学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已成为新的教学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美术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能力,知识渗透在操作和学习过程中,因此美术教学的评价更应注重人性和情感因素,基于此理念我进行了美术评价方案的探索。 评价方法措施: 美术评价分为课堂评价、作品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三部分内容,根据评价结果阶段性的发给学生喜报。其中课堂评价和作品评价采用表格形式,主要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整理后进行总的评价。阶段性评价在上述评价内容中还要加入家长的期望,利于学生的成长。评价的主题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人性化,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实施过程: 美术课堂评价,主要采用课堂学生涂下面的表格, 作品展示 课堂表现 自己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作品和课堂表现,然后记录每周评价学生一周得到多少个笑脸。 一个笑脸代表还可以,两个笑脸代表真不错,三个笑脸代表棒极了。根据自己、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进行纪录。每个学生每项最多可以得到三个笑脸,“综合评价”中学生根据得到笑脸的个数进行综合评价,1—6个,综合评价中可以涂一个,7—12个综合评价中可以得两个,13个以上可以涂三个。 期中和期末要分别填写自己的阶段性评价,也分为自评、互评、和教师鼓励及家长的期望,主要采用绘画的形式,效果还不错。 这一阶段老师表扬我了 这一阶段我的心情 我画了( )幅儿童画 我完成了( )幅剪纸作品 我完成了( )手工作品 我 我了解了( )幅中外名画 我欣赏了( )处古代建筑 我认识了( )个雕塑 我最欣赏的作品: 我最擅长画: 我最喜欢的颜色: : 同学眼中的我: 阶段性评价内容分的比较细致,学生操作起来效果不错,特别是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既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尝试后都认为自己的课外美术知识很少,因此学生都扩大了自己的阅读范围,准备下一次的评价。 在阶段性评价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可以要求的喜报,比如在小组评价中她的评价始终最棒,就可以发动同学们推荐她,谁的推荐人多、推荐里有充分,谁就能获得喜报。学生在此基础上,表现得非常好,儿童内心都有一种表现欲望,希望自己成为大家的焦点,喜报的形式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 实验总结:我在学生的美术评价中利用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参照新课标,为我们的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并将课上内容延伸到课外,让我们的孩子像雏鹰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