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精读体悟扩展创新——《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20:09:4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大雨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通过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奥运的深情向往,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 2.自学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通过资料搜集,“角色扮演”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北京2008)引导学生猜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进行自由谈话。 (抓住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汇报,交流共享 1.汇报字词及读文的情况,同桌互查。 2.简要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奥运方面的资料信息。 [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搜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汇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进而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教师也可以及时吸收反馈,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以确定教学活动的新走向。] 三、品读课文,体悟积累 1.初读,读准读通,巩固生字新词,抓住主要内容。 2.再读,读流利,动笔勾画,就词、句、段等内容质疑问难。 (通过学生在熟读基础上的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以及思维的深刻性和求异性。〕 3.精读,根据师生梳理出的主要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如书后第2题),并结合搜集的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梳理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逐渐学会提问题的过程,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感悟,防止学生学得空泛而不深入。结合资料进行体会,促进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融合。 4.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品读欣赏,在组内和组间,交流个性感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对作品个性解读的过程。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背诵。 四、创设情境,拓展思路 1.启发谈话:2008年,在中国大地上,将有象征着奥运精神的五环旗在首都北京的上空高高飘扬。中华儿女梦寐以久的日子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近。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你们能为北京,为奥运做点什么呢?你们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做一个设计,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吗? 〔遵循儿童好奇,好动,善于表现的心理,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受到了锻炼,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获得了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2.自由结合,创意合作。教师深入各组,帮助学生们出谋划策,开拓学生思路,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防止活动流于形式。 如:当一名奥运宣传员 制作宣传北京奥运的标语或宣传画 写一篇向往奥运的小短文 出一张介绍奥运的简报 模拟采访未来的奥运冠军 当一名志愿者接待国际友人 想像一下你眼中的北京奥运 3.活动汇报,师生评价。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处理信息能力、表达能力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学会评价,相互欣赏,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摘自《小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