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20:55:2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作者:郭秀霞 发表时间:2004-9-30 阅读次数:872 姓名:郭秀霞 单位: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 联系电话:0536—2330039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 教材分析 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课文语言优美,富有韵律,还具有较强的画面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借助教材,可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走进台湾,了解台湾,激发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曾去过哪些地方?(生答)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当中,只要你认真读,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 (二)初读课文 1、请打开书108页 ,开始自由朗读吧!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老师相信你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生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相信收获一定不小,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指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读对了没有? (师生评价) 3、(课件出示生字)你们看,这些淘气的生字朋友跑到这儿来了,你能读准它们吗? A 、出示带拼音的生词(指读1-2次)当小老师领读?男生和女生分组比赛读。
B、出示去音节的词语,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能认识吗?自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 生字朋友读的这么准了,现在请你们再来读读课文, 相信你会读的更棒!读完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读) (生答) (三)深读感悟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相信学了课文后你会知道的更多。
(生答) 师:怎样才能把台湾岛的美读出来呢?谁来试试?生朗读课文 师;台湾确实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下面我们到蝴蝶谷去看一看。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汇报: 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我知道了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课件展示:蝴蝶赶往蝴蝶谷聚会的生动场面,有课文句子) 师:你看,这些蝴蝶有的是()色,有的是( )的,()色,有的是( )的, 这么多美丽的颜色聚在一起,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你觉得这些蝴蝶怎样?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读给同桌听听。 师:这么美丽的蝴蝶它们是怎么来的?
现在你还能用书上的话说说这种情景吗?我们一齐来好吗? (齐读)边读边加动作表演。 课中休息 蝴蝶们飞了这么长时间,累了吧!来休息一下,听一首优美的蝴蝶曲,喜欢唱歌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喜欢做动作的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一边做动作。 (课件:歌词。录音机播放歌曲:蝴蝶飞呀飞)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那么多的蝴蝶飞来,这时的蝴蝶谷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蝴蝶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读书) 生:蝴蝶谷很迷人。
看到这番景象,你想说什么? 那就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课件展示黄颜色的蝴蝶动画:有课文句子)(生读) 齐读学生朗读,读出黄蝴蝶的迷人。
师:蝴蝶和花瓣哪里像?
学生练习朗读本句话,读出蝴蝶谷的迷人。 师:你喜欢这些蝴蝶吗?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蝴蝶谷的迷人。 老师给配上音乐。(生配乐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像。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多迷人的景象啊! 这些美丽的花蝴蝶不仅迷住了我们,同时也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谁来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蝴蝶是怎样欢迎前来参观的游人的?
学生表演翩翩起舞的蝴蝶把游客团团围住的情形。
谁来试一试 。
生答。 师:是呀,蝴蝶谷的美景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完,让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再次去感受蝴蝶谷的美丽吧! (你可以完整的把课文读一遍。也可以选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读。) 5、分层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台湾谷的迷人景象,有兴趣的同学课后: 1、可以继续查找台湾蝴蝶谷的资料,把蝴蝶谷的迷人景象摄入心底。 (课件展示台湾、蝴蝶资料) 同学们,这是老师上网查阅的资料,你有兴趣也可以上网查阅。 2、喜欢画画的同学把这迷人的景色画下来。 3、喜欢讲故事的同学可以把蝴蝶谷的美景讲给家长听。
点评: 《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充满童趣、语言形象、生动的课文。本课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体现民主性、平等性。本课例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唱歌、跳舞、画画等活动,与艺术课交叉渗透整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热爱大自然,爱蝴蝶,爱祖国的宝岛台湾,初步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意识,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如扩展性说话,各种方式的朗读,创设情境的体验,还注重训练基本技能,如读的具体指导,注重对创造潜能的开发,如想像如果你是游客中的一员,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