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海上日出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20:09:1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2 课时 1、海上日出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 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 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学习作者善于抓住处于动态变化中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1.挂图、投影片。2.生字词卡片。 3.课文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海上日出的景象又是怎样的?你们想知道 日出特别是海上日出的景象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海上 日出的景象到底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指导自学 要求: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的哪几小节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描写了哪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2.拼读生字音节,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回答问题。(如上布置) 2.生字新词。 ⑴字音:一刹那、云缝 ⑵生词:目不转睛、夺目、分辨、灿烂、重围、奇观。 四、讲读课文 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地点-大海的轮船上,人物-“我”,事情-看日出,环境-周围很静) “只听见船里的机器声”与“周围很静”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写船里的机器声反衬了周围的“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我”对看日出很热心,另一方面说明“我”看日出的次数多,主下文写日出的景象埋下了伏笔) 3.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教师随着课文朗读录音打出“日出时”投影片:①太阳出现了红而不亮的小半边脸;②纵向拖动“太阳”,呈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的状态;③太阳完全跳出了海面,仍然红而不亮;④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情况下的日出?这种情况下的日出的过程是怎样的?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出过程的? (晴天日出的过程:天空一片浅蓝-天水相接处出现了红霞-太阳的小半边脸出现-太阳使劲向上升-完全跳出了海面) 2.“太阳像负着……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表现了太阳的什么精神?(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3.作者企盼看到日出,当他看到太阳露出小半边脸的时候,心情怎样?(欣喜)该怎样读?(以欣喜的语调,明快的节奏朗读)怎样才能读出太阳上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奋勇向上的精神的?(以比较凝重的语调朗读,“负着”、“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冲破”、“跳出”等词语要重读) 4.“果然”一词与上文什么地方相照应?(与“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相照应) 5.齐读第二段,指名概括段意。 五、布置作业 1.用“灿烂”、“目不转睛”各造一句。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重__( )__( ) 缝__( )__( ) 转__( )__( ) 担__( )__( ) 3.熟读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天晴时日出的过程和景象。 二、讲读课文 第三段(第4、5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 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描写的日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都是写天空有云时的日出。第4自然段写的是云层不厚的情况下的日出,第5自然段写的是在云层很厚情况下的日出) 2.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 (同时放映“太阳躲进云里”的投影片,可设计成盖片、抽拉片,学生边看边读边思考) ⑴在云层不厚的情况下,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 ⑵云,遮住了太阳,它的光亮却“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这表现了什么?(太阳与云进行顽强的较量,表现了太阳的顽强精神)朗读这一自然段要突出哪些词语?(透过、直射、灿烂) 3.在天边云很厚的情况下,日出的景象又是怎样的?“镶”是什么意思?用“镶”好在哪里?太阳“慢慢透出重围”表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云被染成紫色,有的被染成红色? (因为黑云的厚度和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因此有的云被染成紫色,有的被染成红色)“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太阳能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光明送给世界而感到快慰,也为自己能得到太阳施予的光明而感到欢悦)应怎样朗读这一句?(以振奋、轻松的语气读,“连……也……”要重读。) 4.辨析词语。 “亮光”和“光亮”都有相同的语素“光”和“亮”,“光亮”比“亮光”的程度要大些。 “光彩”和“光芒”都有相同的语素“光”。二者所不同的是:“光彩”是指有多种光彩的光,而“光芒”则没有这个意思。 5.指名朗读第三段,概括段意。 第四段(第6自然段):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中的“这”指什么?(指天晴时,云层不厚时,以及云层很厚时日出的景象)“奇观”是什么意思?(奇妙的景观)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是什么句子?改成陈述句该怎么说?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 3.说日出的景象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热烈赞颂的思想感情) 4.齐读最后一句。 三、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结合挂图总结) 1.这篇课文写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奋发向上、向往光明的主题) 2.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赞美之情)。 3.指导背诵。 (先理出文章的大纲细目,然后练习分段背诵,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最后指名背诵) 四、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h巒g xi f刵 w唅 sh j宯 f卬 bi刵 c刵 l刵 q gu乶 ( ) ( ) ( ) ( ) ( ) ( )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 )地望 出现了( ) ( )地 跳 冲破了( ) ( )的红霞 跳出了( ) ( )的太阳 发出了( ) 3.写出课文中三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__、___、___。 4.背诵并默写全文。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向往日出 为了……常常…… 出现红霞 越来越亮 太阳出现小半边脸 红得很 没亮光 一纵一纵 使劲上升 冲破云层 描绘日出 跳出海面 红得可爱 深红 亮光夺目 云层不厚 躲 透射 亮光 灿烂 云层很厚 放射 透出重围 一切都光亮 赞赏日出 伟大的奇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