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普通一兵》 作者:宗阳春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140 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情感目标:感受刘少奇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热爱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感情。 3、 能力目标:能通过人物的言行与当时的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 二、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一、 点题,理解课题。 1、 出示课题:说说题中的“我”是谁? 2、 文中的“我”当时担任什么职务? 3、 简介刘少奇。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4、 自己读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5、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6、 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7、 理解一些词:如波峰浪谷、补充介绍葛洲坝、宜昌、武汉等。 三、 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 、学生自己试着给文章分段。 2、交流自己的分段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作研究探讨。 四、 布置作业。 A:抄写词语。 B:思考课后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危急”一词与刘少奇的语言体会人物和伟大。 一、突破重点: 1、教师复习导入时设计一个训练——看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 (1) 形容诚恳而殷切。 (2) 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不犹豫。 (3) 形容神情令人敬畏。 学生训练,教师板书三个词语:恳切、斩钉截铁、严肃 师: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是描写谁的? 师:刘少奇一共才说了三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语气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研究一下课文。 师:(出示学习提示问题) (1) 刘少奇说了什么话?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2) 当时还发生了些什么状况? (3) 读刘少奇说的话,你对他有什么看法? 学生根据三个语气词,围绕提示性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 师:组织小组交流汇报学习结果并进行点拨引导 …… 以上教学过程体现出整体感知,突出重点的教学意图,紧扣“诚恳、斩钉截铁、严肃”三个词语,作为整篇文章的突破口组织自学,设计讨论,深化重点。 二、 巧设思辩 (一)1、刘少奇同志为什么要诚恳地说话?学生自由谈谈。 2、江上的确十分危险,谁来具体说说。 引导学生去黑板上画个简图,并介绍一下。 一生板演,其余自己画 大家评一评简笔画。 3、朗读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男同学读险情,女同学读一读刘少奇参加抢险这一节。 (二) 1、刘少奇为什么斩钉截铁地说停船抢救?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江轮相比情况如何?你们有什么结论吗? 2、大家把这一段好好读一下。 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将小船与江轮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合理的结论。思维的过程清晰可见,既重思维训练又有助课文的深入学习。 (三) 刘少奇为什么要严肃地对船长说话? 如果你当时是船上一员,你听从谁的话?大家各自谈谈理由。 引导学生作如下体会:让学生从刘少奇与船长两个角色中去展开辩论,热闹争辩中已把利益关系讲得很清楚,对人物有深刻了解。) 三、总结提高,大家读一读6、7小节。体会一下主席的高贵品质。 四、联系实际谈谈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 五、 布置作业。 A:完成练习册。补写船民见到主席后的情景,想象他们的语言与动作。 B:收集有关资料,以进一步了解刘少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