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积累·运用七(第十册)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9:25:1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六条古代名言,进行语言积累。 2.读懂短文(我是中国人),提高阅读能力,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怎样过“六一”的讨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不构形式、内容,自由写作。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六条名言。 2.阅读有关吉鸿昌的资料。 3.想想怎样过“六一”。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出示小黑板,学生朗读名言。 以下解释,供教学时参考。 (1)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三千界:各个边界。八百盘:许多层盘山道。比喻要想看得远就须站得高。 (2)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燕雀:鸟名,花雀。坎共:土井。 燕雀不会知道天地的高大,土井不会知道江海的辽阔宽广。比喻眼界狭小的庸人不可能理解有志者的广阔胸怀。 (3)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故:所以。其:它。穷:穷尽,衰竭。 水有源泉,所以它永远流淌,没有穷尽;树有根本,所以它永远青葱,不会枯衰。比喻无论做人做事,要有根本,才能发展旺盛。 (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代谢:交替。人事:人们的活动等。 人事总在不停地变化发展着,冬去春来,时光渐渐过去,构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 (5)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圣人上千次的考虑,必定有一次失败的时候;愚笨的人上千次的考虑,必定有一次得当的时候。告诫人们不要自认为聪明而不谨慎,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认识别人,又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在熟读基础上,练习背诵。 3.指名背。 4.全班齐背。 二、完成“同读,,。 1.学生带着短文的思考题自己阅读短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朗读短文和回答短文的思考题。 (1)短文主要讲了哪些事? 文中讲了吉鸿昌在美国的三件事: ①在大街上,吉鸿昌对不怀好意的人说自己是中国人。 ②在邮局,吉鸿昌大声回答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中国人。 ③吉鸿昌带着写有“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 (2)你从吉鸿昌的所作所为中感受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要点提示:①吉鸿昌是一位对祖国怀有深厚感情的爱国将领。 ②国家落后,就会受人欺侮。 ③我们必须要振兴中华,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 4.交流体所了解的吉鸿昌。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提出要求。 “六一”即将来临,我们怎么过才有意义呢?大家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分小组交流。 1.学生自愿组合。 2.组内每个同学都要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商量出一项大家认可的建议。 三、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谈本组的建议,要把建议的内容和怎样实施说清楚。 2.根据每个小组代表的发言,大家讨论,说说每个建议的优缺点;可以选择一个最佳建议,也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一个新的建议。 四、讨论分工,为庆‘六一”做准备。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自己把“习作提示”认真读一遍,想一想这次习作提了什么要求。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整理: (1)习作内容: ①不出题,不限范围,自选内容。 ②也可以把近来写得好的日记、读书笔记整理修改成一篇文章。 (2)习作要求: ①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 ②写清楚(有一定条理,说明白); ③注意不写错别字。 3.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二、敞开思路,动笔习作 作前指导不超过15分钟,余下的时间全部用于学生习作。
第四、五课时 (学生习作) 一、继续习作,完成初稿 同学们,再用10分钟时间把上节课没有写完的初稿写完。写完后自己认真地读一读、改一改。 二、互相评议,取长补短 1.全班评议。 谁愿意把自己习作初稿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大家评一评。(评议三四篇。) 评议时,提示学生:看是否把要说的意思说具体,说清楚,是否做到语句通顺。 2.小组评议。 通过全班评议几位同学的习作,不但被评的同学得到大家的帮助,而且大家从中受到了启发,同时也知道了怎么评议这次习作。为了使所有的同学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现在,各小组进行评议。 教师深入小组听取学生评议,也可参与小组发表意见与同学们商量。要特别关注薄弱的小组。 三、自己修改,各秒。 提示学生:修改自己习作时要认真考虑同学们提出的建议,要注意吸取别人的长处。抄写时注意不写错别字,把字写工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