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积累·运用六(第十册)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9:25:13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词(长相思)。 2.通过阅读《贝壳》,理解短文内容,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3.通过介绍少儿节目,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能写出一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培养想象和作文能力。 教学准备 1.抄写《长相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2.收听或收看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少儿节目。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出示词《长相思人学生认读。不认识的宇查字典。 聒,guō,声音嘈杂。 2.介绍作者。 纳兰性德,原名成稳,清代著名词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侍卫,随康熙皇帝到过许多地方,江南塞北都有他的足迹。他主张作诗须有才学,填词须有比兴。反对模仿。此词作子康熙二十年(l681年),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精练的手笔,描绘钱北方塞外的雪夜风光,抒发了思乡的离情别绪。 (以下解释,供参考。) 走过了千山万水的路程,~直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东巡的队伍歇息下来,一片灯火。(写出了皇家巡行的气魄和阵势,展示出空间的辽阔。)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嘈杂的风雪声扰得人不能成眠,家乡可不是这样。 3.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贝壳》。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苟,马虎。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马虎。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卑微: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脆弱:不坚强,经受不了挫折。 2.默读短文,思考第2题。 3.讨论交流。 (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去做,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2)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去做,让后人从中体会出“我”的坚韧不拔,执着的追求,体会出“我”的一颗纯朴、真诚的心。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提出本课要求。 同学们喜爱听广播、看电视。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少年儿童节目。大家回忆一下,在你听过看过的节目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的口语交际深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目介绍给大家。发言时可以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的主要内容,最后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也可以调整顺序,但要说得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 二、分组交流。 每个同学分别介绍自己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就某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节目,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三、全班交流、评价。 1.学生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 2.教师对勇于发表见解、表达意思清楚的学生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一定读过有关科技发明和科学幻想的文章,并收听或收看过有关这方面的节目,你有没有产生过自己也发明点什么的想法?如果有,能和同学、老师交流交流吗? 2.指名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拓展思路。 1.说说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2.师生评议,哪些发明既想象大胆神奇,又能联系实际。 3.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再说说自己有哪些新的想法,鼓励学生不重复说别人要写的内容。 三、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和表达的顺序。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评讲) 一、自读自改。 二、《小组评认。》 1.组内轮读习作,大家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2.评出本组最佳作文,准备到班上交流。 三、全在交流、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评价: 1.是否写清楚了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外形及用途;顺序是否清楚,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2.个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誊写。 |
![]() ![]() |